《陈子昂集》感遇(其十三)阅读理解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感遇(其十三)

【题解】

本篇选自《陈子昂集》卷一。

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文学家,初唐文革新人物之一。少任侠,文明进士。武后时,官麟台正字,转右拾遗。陈子昂颇有政治才干,但屡受排挤压抑,后解职回乡,为射洪县令段简所害,冤死狱中。有《陈子昂集》十卷。

《感遇》是陈子昂所写的以感慨身世及时政为主旨的组诗,共三十八首。

 

林居病时久,水木淡孤清(1)。闲卧观物化(2),悠悠念无生(3)。青春始萌达(4),朱火已满盈(5)。徂落方自此(6),感叹何时平。

 

【注释】

(1)水木:山林湖泊。淡孤清:凄清寂寥。(2)物化:自然界的变化。(3)无生:佛教语。谓无生死,不生不灭。即涅槃。(4)青春:青色;春天。萌达:生长。(5)朱火:夏天。(6)徂(cú)落:凋谢。

【导读】

陈子昂的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前四句写感遇时的处境和心态,体现“遇”。因病长期闲居林中,这对一向有凌云之志的陈子昂来说难免消极苦闷,心灰意懒,生机盎然的林泉竹木,此刻意境萧然。由此而引发对个人生存与自然万物命运的深度思考。三四句一“观”一“念”,由眼前之景而探求背后之理,照应诗题,显示诗人无时无刻不在试图解开一直隐于内心的生命本源的困惑,也引出后面的“感”。后四句紧承前篇,由自然生息变化引发人生感悟。春色始萌,夏意已浓,而万物自此凋零,这教人如何不感慨万分呢?诗人将人生放在自然宇宙的背景上思考,含蓄地体现了盛衰一时,命运由天的感慨。

 

【思考】

结合《登幽州台歌》,分析陈子昂所“感叹”的有哪些具体内容。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