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子:新丧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 刘锬

夕阳倦得不会匍动了,

伏在西方的山之巅;

象少妇临死时的留恋,

凝视着远近的村落,

溪水,野田,不忍割舍;

割不断的留恋孕成了悲哀,

在悲哀里,目光哟,渐渐暝灭。

无限的沉默浮在太空;

牛背上晚归的牧笛,

柳萌下夜泊的渔歌,

蹲在柴门外的野狗,

也都默默无言,如丧考妣;

夜色有覆尸的黑纱,

掩上西山,

便是狰狞的树枝,尖的塔,

也抓不破这新丧者的殓衣。

蓬子

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大系·集导言》说,蓬子的诗“在感觉的敏锐和情调的朦胧上”,有时是超人的。《新丧》正是这样。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赞叹夕阳、黄昏及夜色的美景,描绘过多少动人的画面。也有些诗句借景抒怀,寄托诗人惆怅之情。然而象《新丧》这首诗,竟将夕阳比作临死的少妇,而沉静的夜色则成了新丧者的殓衣。如此敏锐的感觉,奇特的设想,别开生面,前无古人。诗人的这种象征性的感受,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也抒发了颓唐与绝望的情绪。

诗题“新丧”,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使全诗笼罩着令人忧郁、沉闷的气氛。

第一节描写夕阳。诗中将夕阳比作“临死的”少妇,可想见其憔悴而令人怜爱的外貌,也深刻地道出了她绝望的内心世界。这样新颖的比喻,是富于创造性的。“夕阳倦得不会匍动了,/伏在西方的山巅。”一个“倦”字,一个“伏”字,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夕阳疲惫无力的神态。现实生活的重负,使她劳累得连现在“匍动”一下也无能为力了。夕阳也曾有过自己光辉的过去,也曾以她的光普照人间,而现在这一切都将在黑暗中消失,怎能不使她留恋,又怎能不叫她感到空虚和悲哀。诗中着力刻划了夕阳的“目光”,起先是“凝视”远近的村落、溪水、野田,对于这些美好的事物,哪怕是多看一眼也是幸福的。然后再写“目光哟,渐渐暝灭”。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夕阳这种“割不断”的生离死别的悲愁,正反映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及对失去的美好境遇的依恋。诗中夕阳的光辉由强而弱,以至“渐渐暝灭”,而所表达的悲哀及恋情,则由弱而强,令人感到一种感情的重压和怅惘的痛苦。

夕阳依恋着大自然,而自然界的一切也为夕阳的新丧悲痛得沉默无言。第二节中,首先用“无限的沉默浮在太空”,概括而夸张地渲染了弥漫在整个自然中的悲凉气氛。接着以“牧笛”、“渔歌”、“野狗”的默默无言,具体地写出了大自然中美好事物对夕阳的留恋。失去光明,也就是失去了希望,而无望是最大的悲哀。“此时无声胜有声”,万籁沉寂之中,孕含着千言万语,无限悲痛。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写“夏虫也为我沉默”,用以表达深深的留恋之情;而此处则不仅“默默无言”,更如丧考妣”,极度悲伤之情表露无遗了。

诗中最后几句,想象大胆新奇,将无边夜色比作漫天“黑纱”,“新丧者的殓衣”,笼盖山野,即使是“狰狞的树枝,尖的塔”,也无法将其抓破更使全诗充满了令人窒息的绝望的气氛。

这首诗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想象力是真理的皇后”,可以“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产生出一种清新的感觉。”(波特莱尔)不落俗套的想象,构成《新丧》这首诗朦胧的诗情,让读者领会到更深一层的含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