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民歌·敕勒歌》原文、注释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北朝民歌·敕勒歌

北朝民歌产生于黄河流域,作者主要是鲜卑人,也有氐、羌、汉人。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大约是传入南朝后由乐府机关采集而收存的,主要收录在《乐府集》中,传世约六十多首。歌辞有的反映战争和北方人民的尚武精神(如《木兰诗》),有的反映人民的疾苦,有的反映婚姻爱情生活,有的描写北方特有的风光景色(如《敕勒歌》)。内容丰富,语言质朴,风格豪放;形式上以五言四句为主,也有七言四句的七绝体和七言古体及杂言体,对唐代的诗歌的形成和发展有较大影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题解】敕勒,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以游牧为生,主要居住在今蒙古草原南部、朔州一带。后裔融入了维吾尔族。

【注释】1.川:这里指平原。2.敕勒川:因敕勒部落居住在这里而得名。3.阴山:坐落在内蒙古高原,西起河套,东接内兴安岭,绵亘千里。4.穹庐: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即“蒙古包”。5.笼盖:笼罩。6.野:指原野,古音念yǎ,是为了押韵。7.苍苍:深青色。8.茫茫:广阔无边的样子。9.见:同“现”,呈现,露出。

【串译】敕勒川大草原,铺展在阴山脚下。天空就像巨大的帐篷,笼罩着辽阔的大草原。天空辽阔青青,草原茫茫无际,风吹过时,野草低伏,露出一群群的牛羊。

【赏读提示】《敕勒歌》约产生于北魏中期,是歌唱家乡、歌唱草原的牧歌。气势恢宏苍劲,意境辽阔悠远。前四句是对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咏唱。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作为诗的形象,一开始就呈现出强大的气势和力量。接着两句用“穹庐”来比喻草原天空,形象贴切,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最后三句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这首民歌在写景中洋溢着对祖国山川的深深热爱之情。草原上的人是没有土地有观念的。他们逐水草而居,天地之间凡可放牧的地方都可以视为自己的家。即使由于习惯和不同的种族分别占有了各自的疆域,活动也有一定范围,这范围也绝不像农业地区尤其是江南地区人们日常活动的范围那么狭小。在此诗的视界里,牧民的“家”无边无际,这种生活培养了草原上人们自由豪放的性格,也培养了壮丽的美感。

诵读这首诗要明显地表现出北朝民歌、草原牧民所特有的那种明朗豪爽的风格,境界要开阔,音调要雄壮,如能胸怀草原、意满天下就更到位了。这里表现的是“大我”和“大情”,于这样有限的字句尺寸之中放任想象和激情,在饱蘸激情的语势中,口气自然也就会大些。是的,在山、川、天、野的大境之下,一般是容不得你小里小气地去自我叨念、阐发一己之情的。诵读者用声用情的原则皆应与作品的基调、风格、内容相谐,无端地自我膨胀式或随心所欲式的倒用、错用、滥用都会伤及对作品的准确表达。

【推荐名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