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悲陈陶》因安史之乱而同情义军与百姓的唐诗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悲陶陈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题解

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十月,宰相房琯率领新召集的义军,兵分三路讨伐安禄山、史思明叛军,力图收复长安。10月21日,义军与叛军在陈陶斜展开激战,唐军战死四万余人,几乎全军覆没。当时诗人杜甫身陷长安城,听到唐军惨败的消息,又目睹叛军骄横的情态,写下了这首《悲陈陶》。全诗都在叙事,但字字句句都流露出诗人无限悲愤的心情。

句解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初冬时节,从十几个郡征来的良家子弟,一战之后鲜血都洒在陈陶水泽之中。“孟冬”,农历十月。“十郡”,指秦中各郡。“良家子”,指从百姓中征召的士兵。“陈陶”,地名,即陈陶斜,又名陈陶泽,在长安西北。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蓝天下的旷野现在变得死寂无声,四万名兵士竟然在一日之内全部战死。“无战声”,战事已结束,旷野一片死寂。“义军”,指官军,因其为国牺牲,故称义军。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野蛮的胡兵箭镞上滴着善良百姓的鲜血,唱着人们听不懂的胡歌在长安街市上饮酒狂欢。“群胡”,指安史叛军。安禄山是奚族人,史思明是突厥人。他们的部下也多为北方少数民族人。“都市”指长安街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长安城的百姓转头向陈陶方向失声痛哭,日夜盼望唐朝军队打回来恢复昔日的太平生活。“向北啼”,因这时唐肃宗驻守灵武,在长安之北,所以都人向北而啼。

评解

陈陶之战是一场遭到惨重失败的战役。杜甫并没有客观主义地描写四万唐军如何溃散,乃至横尸郊野。第一句“孟冬十郡良家子”郑重地点明了这场悲剧事件的时间、牺牲者的籍贯和身份。这就显得庄严,给人一种重于泰山的感觉,把唐军的死,写得很沉重。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写出了人民渴望官军收复长安的焦急心情。一“哭”一“望”,而且中间着一“更”字,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情绪。

陈陶之战伤亡是惨重的,但是杜甫从战士的牺牲中,从宇宙的沉默气氛中,从人民流泪的悼念,从他们悲哀的心底上仍然发现并写出了悲壮的美。它能给人们以力量,鼓舞人民为讨平叛乱而继续斗争。

在这首诗中,杜甫并没有客观主义地展览伤痕,而是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他根据战争的正义性质,写出了人民的感情和愿望,表现出他在创作思想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天宝中期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十年后,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两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