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谢灵运·石门岩上宿》注释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谢灵运·石门岩上宿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至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

【注释】

①石门,即石门山,在今浙江嵊县。

②朝搴:袭用屈原《离骚》“朝搴阰之木兰兮”句意。搴,取。

③歇:衰竭。

④弄:玩。

⑤识:知。

⑥异音:不寻常的声响,指美妙动听的天籁。至听:极为动听。

⑦殊响:与“异音”同义。清越:清澈嘹亮。

⑧妙物:美好的景物。

⑨芳醑(xǔ):芳香的美酒。伐:赞美。

⑩美人:源于屈原《九歌·少司命》:“与汝沐兮咸池,晞汝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诗中以美女喻友人,表达了缺少知音的落寞情绪。

⑾阳阿,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名。晞发,晒干头发。

赏析

谢灵运(公元385年—公元433年),浙江会稽人,祖籍陈郡阳夏谢氏士族。著名的旅游家、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他出身东晋最显赫的谢氏世家,名将谢玄(淝水之战的主将)之孙。谢灵运门第既高,天资过人,其文华美,为人十分高傲。性豪奢,颇褊急。东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二十岁的谢灵运已出任琅琊大司马行参军,后任太尉参军、中书侍郎等职。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大宋朝后,因谢为东晋旧臣,降为康乐侯。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再降为永嘉太守。

宋文帝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因文才被征召为秘书监,撰修晋史。刘宋文帝元嘉八年(公元431年),出任临川内史,因终日出游,不事政务,被弹劾。后被诬以诗影射朝廷,流放广州。元嘉十年(公元433年)十月,再被诬叛逆罪,在广州被处弃市刑(当街斩首),死时年仅四十九岁。

此诗作于公元423年(宋景平元年),当时诗人已辞去永嘉太守之职。当他回到始宁的祖居,夜宿于石门别墅的岩石之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孤高落寞的情绪自然地流露出来。

诗中一开始就提到怕兰花在霜露中凋残,一早就摘下来。这其实是暗喻自己心中的那份美德,怕它丢了,只有回到石门别墅来保护它。后面是对夜景的欣赏。天黑了,鸟的鸣叫声渐渐低落、渐渐稀少,而时时传来簌簌的落叶声,告诉人们山中起了夜风。这种以听代视的写法,比山林沟壑等固定的形体更能体现山夜的情趣,体现万物在根本的虚寂中运化的节律。

于是诗人发出感叹:如此美妙的秋夜,却无人能够伴我欣赏,我又向谁赞美这杯中的好酒啊?知音不至,我只是默默地等待了。绝景独游,无人为侣,恰恰表示了诗人孤独高傲、不与凡俗的性格。谢灵运的这首诗,把孤独中的人与沉寂而未息的自然巧妙地融合到了一起,静中有动,虚中有实,给人构造出一种美好的意境。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