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抒发人生感慨诗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①

江上愁心千叠山②,浮空积翠如云烟。
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
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③,中有百道飞来泉。
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
川平山开林麓断④,小桥野店依山前。
行人稍度乔木外⑤,渔舟一叶江吞天。
使君何从得此本⑥?点缀毫末分清妍⑦。
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⑧。
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⑨,东坡先生留五年⑩。
春风摇江天漠漠(11),暮云卷雨山娟娟(12)。
丹枫翻鸦伴水宿(13),长松落雪惊昼眠(14)。
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15)?
江山清空我尘土(16),虽有去路寻无缘(17)。
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18)。

【注释】

①此诗题下作者自注:“王晋卿画”。王晋卿:即王诜,字晋卿,宋英宗女蜀国公主驸马。工诗词,善书画,尤精山水,好写江上云山和幽林寒谷,学五代宋初李成皴法,以唐李思训金碧为之,有“不今不古,自成一家”之评,苏轼曾说他得“破墨三昧”。王定国:王巩,字定国,号清虚先生,工诗。与苏轼交谊深厚,多有唱和,曾因乌台诗案牵连贬宾州。烟江叠嶂图:王诜所画。周密《云烟过眼录》说:“王晋卿烟江叠嶂图几二丈,后有与东坡唱和诗各二首。”现存世。

②江上愁心:唐张说有《江上愁心赋》,苏轼这里是借用这一名色。

③绝谷:崖壁陡峭的深谷。

④麓:山脚。

⑤稍度:犹“方度”、“正度”。

⑥使君:指王诜。使君是汉以后对州郡长官的尊称,王诜曾任利州防御使,故称。本:底本,这里指画图的生活原型。

⑦点缀:指绘画的布局和着色。毫末:比喻极其细微。清妍:清新美好。

⑧径:直、即。二顷田:《史记·苏秦列传》:“使我有洛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往买二顷田,意谓辞官归隐其间。

⑨武昌樊口:均在长江南岸,接近黄州。这里用来代指黄州一带的山水。

⑩留五年:指苏轼谪居黄州五年。苏轼于元丰三年二月抵黄州,七年四月改汝州,在黄共四年零二个月,“五年”是举其成数。

(11)漠漠:阴云密布貌。

(12)卷雨:指雨收、雨霁。娟娟:秀美貌。

(13)水宿:指人宿于江边。

(14)惊昼眠:一作“惊醉眠”。

(15)桃花二句: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人发现桃源仙境故事。这里翻用其意,说黄州山水清幽,有如人间桃源。

(16)尘土:指自己是碌碌尘寰中人,十分污浊。

(17)寻无缘:《桃花源记》中说,武陵太守遣人随渔人往寻桃源,“遂迷,不复得路”。这里反用其意,说自己虽有去路可寻,却终无缘前往。

(18)归来篇:《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又陶渊明有《归去来兮辞》。此句拟设黄州故人招我归去,实际表明作者的欲归隐之心。

【评析】

苏轼的《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是他题画诗中的著名长篇,大约作于元祐三年十二月。画的作者王诜和藏画者王定国,都是苏轼的好友,“乌台诗案”中曾受到牵连,王诜被贬均州,王定国被贬宾州。元祐间相继还朝,三人重逢。“感叹之余,作诗相属,托物悲慨……”(苏轼《和王晋卿》诗序)苏轼题《烟江叠嶂图》的这首诗,便正是这种“悲慨”之作。

此诗共二十八句,二百零七字。前十二句为首段,描述画中山水,中四句转折,后十二句由画景联想到实景,写出思归欲隐之心,然后结尾,结构非常清楚。

我们先来看首段。

这一段的前四句,是此画的远景:江上千山,重峦叠嶂,苍茫的翠色,如同飘浮在空中的云烟。因为相距太远,无法看清那是青青的山色,还是茫茫的云气。但忽然间,画面似乎动了起来:云气消失了,烟雾飘散了,人们看到的,依然是那翠色欲流的满目青山!这四句诗,变静景为动景,写得神妙入化;状江上千山积翠浮空,云岫隐约、烟水迷茫的壮丽景色,如在目前。

接下来的四句,作者的“镜头”推进了:这是画面的中景。诗人先写了泉水所从出的苍苍两崖、幽幽绝谷;然后写百道飞泉萦林络石、纡曲盘绕于山林之间,时隐时现;最后飞泉终于“下赴谷口”,汇成湍急的川流。在这四句里,诗人用泉水统摄众景,自高而下,由远及近,线索十分清楚地写出了山林之间的景色。

下面的四句,诗人又以川流出谷,奔入江中,把我们的视线引向画面的近景。这时候,画面已经变得非常清晰:山脚下的小桥野店,乔木外的商旅行人,以及浩瀚江水上的一叶渔舟,我们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了。

方东树评这一段诗时,曾说:“起段以写为叙,写得入妙而笔势又高,气又遒,神又旺。”(《昭昧詹言》卷十二)他所说的“写”,是指描写;“以写为叙”,就是用描写来代替叙述。作为一首题画诗,诗人不是客观地向读者介绍画面的内容,而是直接去描写画中的景物,使读者如不看诗题,会以为是面对着真山真水。这是这一段诗写得奇伟生动,笔势高、神气旺的重要原因。

“使君何从得此本”以下的四句,是全诗承上启下的转折部分。“使君”句总承前段十二句,由画境中一句跳出。苏轼题画诗中常用这种笔法,如《韩干马十四匹》中的“韩生画马真是马”、《书晁说之考牧图后》中的“老去而今空见画”等句皆是。诗人深情地赞叹道:王晋卿是从哪里找到的生活原型,经过精心的构思布局和细致的描绘着色,才画成如此精妙美好的画图呢?(对此,王诜在和诗中答道:“……几年飘泊汉江上,东流不舍悲长川……四时为我供画本,巧自增损媸与妍。”可知所画为汉江景色。)不知人间何处有这样美好的江山,自己真想前往买田、归隐其间了。

这四句诗,前两句承上,赞美王诜的丹青妙技;后两句启下,由画面上清幽美好的山水,引出对“人间此境”——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同样清幽美好的黄州山水的回忆。

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即诗人在黄州生活的五年中,虽然经历了种种痛苦的磨难,但在此诗中,却完全回避了这个问题。(至于诗人为什么这样做,我们在后面再来回答。)他是把黄州生活作为一段极其美好的回忆来加以表现的。“幽绝处”三字,点明黄州山水乃是绝顶清幽之境;“春风”以下四句,则因景抒情,写出了对黄州山水的无限怀恋:春天,春风摇荡着碧绿的江水,云青青兮欲雨;夏日的傍晚,虹销雨霁、彩彻区明,山色无比秀丽;秋天丹枫如火,天边数点寒鸦;冬日长松落雪,四周万籁俱寂……在这如画的山水之间,诗人“水宿”、“昼眠”,过着何等潇洒闲适、自由自在的神仙般的生活!正因为如此,作者在下面两句诗中,才自然而然地发出了“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的慨叹,把黄州山水比作了人间桃源。这两句诗,是对“浮空积翠如云烟”的画中山水的一个呼应,也是对“人间何处有此境”的问题的一个回答。到这里,此诗以画景引出实景、以实境比况画境的构思线索,已经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了。

既然人世间确有如此之美的江山,有如画境,有如仙境,那么,诗人为什么还不“往买二顷田”,归隐其间呢?对此,诗人怀着深深的遗憾答道:“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这两句诗,是我们理解此诗的关键。

在诗人看来,通往那如画江山的“去路”是有的,但现在的自己,已“无缘”前往了。因为自己被宦途所羁绊,身不由己,已成碌碌尘寰中人。“尘土”二字,与江山之“清空”相对,着意写出了自己污浊的处境。元祐以后,苏轼被召回朝廷,“曾未周岁,而阅三官”(苏轼《谢宣诏入院状》),直升到翰林学士兼侍读,可谓青云直上;可是同时,他也深深地陷入了党派斗争的漩涡之中。因为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他遭到旧党的群起攻击;因为“蜀洛党争”,他受到朱光庭、贾易等人的无端弹劾;此外,虽已失势、却仍有一定势力的新党,也“共出死力,构造言语”来陷害他。在“仇怨交攻”的情况下,苏轼心力交瘁,不得不于元祐二年至三年,屡次上疏请郡。而他的这首题《烟江叠嶂图》诗,就作于这一时期,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在“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这两句诗中,我们看到了诗人无法摆脱仕途羁绊的深深的苦闷,也看到了他对大自然中如画江山的热烈向往。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诗人在前面谈到黄州五年时,虽是贬谪生活,却使用了深情赞美的语言;而说到自己目前的处境时,纵然是身居高位,却使用了“尘土”这样不屑的字眼,诗人的感情倾向是再鲜明不过了。

此诗的结尾,“还君此画”一句上承前段,“山中故人”一句承后段,从两个方面完整地收束了全诗。眼前的江山画卷,引起了诗人的由衷赞叹;而记忆中的如画江山,又尤其使他悠然神往。然而,这一切都毕竟不是今天的生活现实!当诗中的这两条抒情线索最终绾合在一起时,诗人便不得不站在了“虽有去路寻无缘”的冷酷的现实面前,他的惆怅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他所虚拟的山中故人正期待着他的归去云云,不过是婉曲地、再一次地表明他始终不泯的归隐之心罢了。

苏轼的一生,始终未能抛弃建功立业的幻想,可是官场的黑暗和丑恶,又常常使他愤然而欲离去,希望返回大自然的怀抱中。这种欲仕不能、欲隐不忍的矛盾,成为贯穿苏轼一生的一个悲剧。把握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理解,在描述画境的一段之后,为什么作者会产生“实境”的一大段联想;而在“虽有去路寻无缘”的“无缘”二字中,作者又寄托了怎样悲哀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这首诗,是苏轼题画诗中的力作。它的一个突出特点,便是高度发挥了诗歌的描述功能,用形象的语言,由远及近、从巨到细,层次清晰地再现了画面的图景。此诗前段,从“山耶云耶远莫知”的远景,到“萦林络石隐复见”的中景,再到“行人稍度乔木外”的近景,作者以极清晰的笔墨,将画中山水描写得如历历在目。纪昀评此为“奇情幻景,笔足达之”(《纪评苏诗》卷三十)。汪师韩说此诗“竟是为画作记,然摹写之神妙,恐作记反不能如韵语之曲尽而有情也。”(《苏诗选评笺释》卷四)都是指明了此诗的这一特点。

此诗的后段,写得烟云舒卷、波澜起伏。作者在描述了画面的山水之后,进一步写出了自己曾生活于其间的真实的山水,写出了人与山水的关系和人对大自然的追求,用自己曾经有过的生活体验,大大丰富了江山之美的概念,唤起了读者多方面的、广阔的联想。这就不仅扩展了原画的审美范畴,而且表现了观画者的激情,在题画诗的创作中开辟出一个新的境界。此诗之所以写得“曲尽而有情”,不同于一般的品题丹青之作,原因大约就在于此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