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 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苏 轼
苏轼知画善画,他作了大量评画、题画的诗文,本诗是其中的名篇之一。诗中对画未加评骘,只是如《韩幹马十四匹》诗中所说的“苏子作诗如见画”,将画的内容传达给读者,表示了对李思训这幅作品的肯定。
李思训是我国“北宗”山水画的创始人,他是唐朝的宗室,开元间官至右武卫大将军,新、旧《唐书》均有传。他的山水画被称为“李将军山水”。他曾在江都(今属江苏扬州)、益州(州治在今四川成都)做过官,宦程所经,长江风景是他亲身观赏过的,此画即使不是对景写生,画中景色也是经过画家灵敏的眼光取得了印象的,和向壁虚构和对前人山水的临摹不同。诗中所叙的“大孤小孤”,大孤山在今江西九江市东南波阳湖中,四面洪涛,孤峰挺峙;小孤山在今江西彭泽县北、安徽宿松县东南的大江中,屹立中流。两山遥遥相对。“崖崩”两句,极写山势险峻,乔木苍然,是为画面最惹眼的中心。“客舟”以下四句,写画中小船,直如诗人身在画境之中,忽闻棹歌,不觉船之骤至。更进一步,诗人俨然进入了小舟之中,亲自体会着船在江上低昂浮泛之势。诗人曾有《出颍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一律,其颔联“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和第七句“波平风软望不到”,与这首诗的“沙平”两句,上下只改动了两个字,可见这两句是他舟行时亲身体会而获的得意之句,不觉重又用于这首题画诗上。至此,画面上所见的已完全写毕,照一般题画诗的惯例,应该是发表点评价,或对画上的景物发点感叹了,但苏轼却异军突起地用了一个特别的结束法,引入了有关画中风景的当地民间故事,使诗篇更加余音袅袅。
小孤山状如女子的发髻,故俗名髻山。小孤山又讹音作小姑山,山所在的附近江岸有澎浪矶,民间将“澎浪”谐转为“彭郎”,说彭郎是小姑的夫婿。南唐时,陈致雍曾有请改大姑、小姑庙中妇女神像的奏疏,吴曾《能改斋漫录》载有此事,可见民间流传的神幻故事已定型为一种神祇的祀典。苏轼将江面和湖面喻为“晓镜”,将大小孤山比作在晓镜里理妆的女子的发髻,正是从民间故事而来。“舟中贾客”两句,与画中“客舟”呼应,遂使画中事物和民间故事融成一体,以当地的民间故事丰富了画境,实际上是对李思训作品的肯定。而这一肯定却不露痕迹,无怪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评此诗时,称其“神完气足,遒转空妙。”“空妙”的品评,对诗的结尾,可谓恰切之至。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