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题解】《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短箫铙歌的曲调,意即“劝酒歌”。继李白之后李贺也有同题诗。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作者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登高宴饮。当时距作者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诗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注释】1.将:请。2.樽:古代盛酒的器具。3.会须:应当。4.岑夫子:岑勋。5.丹丘生:元丹丘。岑、丹均为李白朋友。6.陈王:三国时魏国曹植,曾被封为陈王。
【串译】你难道没看见这汹涌奔腾的黄河水,有如从天上倾泻而来?它滚滚东去,奔向大海,永远也不会回还。你难道没看见,在高堂上对着明镜,深沉悲叹那一头白发?早晨还是满头青丝,傍晚却变成了白雪。人生得意之时,理应尽享欢乐,切莫让金杯空对着明月。既然老天造就了我这栋梁之材,就一定会有用武之地,即使散尽了千两黄金也会重新得到。烹羊宰牛姑且尽情享乐,今日相逢,我们真要干他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请快喝酒,不要停,我为你们唱一首歌,请你们侧耳为我细细听。这钟鼓乐中的美食生活不值得珍惜,但愿永远沉醉不再清醒。自古以来那些圣贤无不感到寂寞,唯有寄情美酒的人才能留下美名。曹植过去曾在平乐观大摆酒宴,即使一斗酒价值十千也在所不惜,恣意畅饮。主人啊,你为何说钱已经不够,快快去买酒来让我们喝个够。牵来五花马,取出千金裘,统统用来换美酒,让我们共同来消融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赏读提示】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对酒诗情,挥洒个淋漓尽致。作者的情感与文思在这一刻如同狂风暴雨势不可当,又如江河入海一泻千里。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唯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其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其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作者无力改变,于是就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李白咏酒的诗篇极能表现他的个性,这类诗在长安放还以后思想内容更为深沉,艺术表现更为成熟。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再转狂放,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
诵读时应充分考虑到此诗结构体式上的复杂和多变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其一,完全一样的重复。一开句就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大开,气势、豪情皆呈饱足之势。两个“君不见”之后都可安排一个停顿和气口,语态由开始的朗然转为悲慨。“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是其二,语态转喜。六小句当按七律诗处理即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是其三,可视为中间过渡段,交代清楚就行。接着又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六小句的七言,抒发的是作者心里要讲的话,即对于人生、对于喝酒的态度,要表现出狂放和激愤。最后五句“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是作者与酒家掌柜的对话。酒到兴头应该啥都不顾了,良马、裘衣皆可拿出来换酒喝!诗情又再度转为狂放,最后这五句可以如大江奔涌般地一气贯达,至“万古愁”达到气势、音高、音强的顶峰,在最强音顿收,甚至可以将一腔情绪一泻如注地尽情爆呼宣泄,成为“爆点”。这也是诵读诗作的收尾方法之一。但是我们所要训练的所谓“诵读”能力,基本上是介于平述与朗诵之间的一种带有情感的规范性朗读,与舞台上带表演的朗诵还是有区别的。《将进酒》的结尾究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不宜对诵读者做强行硬性的规定,情绪能够放达一些,强度深度浓度表现得更淋漓酣畅一些也是值得鼓励的。
【推荐名句】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