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保国战沙场
袁崇焕是明末著名的爱国将领。明万历年间,女真领袖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后金建立后,努尔哈赤便以“七大恨”誓师告天,兴兵反明。后金军队剽悍善战,仅用几年时间,就毁抚顺,拔清河堡,在萨尔浒山大败明西路军,使八万明军全军覆没。后金军乘胜步步逼近,占沈阳,陷辽阳,攻下辽东多处城寨。
在后金强大的攻势面前,军事重地广宁的明军守将惊慌失措,弃城逃入山海关。东北全境陷于完全失落的危急之中,明朝的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消息传到北京,朝野震恐,文武大臣议论纷纷,但都拿不出一个主意。
这时,刚从福建调来兵部的袁崇焕站了出来,充满信心地说:“只要给我兵马和钱粮,我就可以把关外的防御责任担当起来!”其实,袁崇焕当时只是兵部的一名小官,对此关系国家存亡的大事,他既无责任,也可以不冒风险。
但他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他想到国家的安危,想到人民生活的安定,自己作为一朝武将怎能袖手旁观,无动于衷!袁崇焕自愿戍边,受到群臣称赞,于是提拔他为佥事到山海关外监督军事。
一到关外,袁崇焕便立刻与将士商议守备计划,安抚无家可归的百姓,修筑军事要冲宁远的城墙,以巩固边防。正当宁远城墙告成的时候,袁崇焕的父亲去世了。按当时的制度,官员丧父要卸任回家守孝三年。但此时袁崇焕早已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东北的边防上,他怎能为了家事而放弃国事呢?袁崇焕眼含热泪,朝南三拜,表示对父亲的悼念之情。
1626年,努尔哈赤率13万大军,西渡辽河,兵临宁远城下。这时宁远城中,只有一万多兵马。面对如此悬殊的敌我力量,人心惶惶。为鼓舞斗志,袁崇焕集合全城将士,当众刺破手指写下血书,誓与宁远城共存亡。战斗打响了,后金军顶着盾牌,冒着明军的弓箭和石头,蜂拥而上,企图掘开城墙攻进城去。
袁崇焕沉着应战,用西洋大炮对准敌兵密集的地方频频开火。炮声一响烈焰腾空,后金军血肉横飞,成片成片地倒下。战斗进行了两天,后金军发动了无数次进攻,但在袁崇焕的指挥下,宁远城岿然不动,而后金军却死伤无数,四员将领阵亡,努尔哈赤本人也负了伤。
大势既去,后金兵纷纷逃窜,袁崇焕乘胜追击30里,歼灭后金官兵一万多人。宁远大捷使后金军胆战心寒,身经百战的努尔哈赤,也叹息道:“我从25岁带兵作战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谁想到这个宁远城却打不下来。”
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又率兵攻打锦州和兴城,但都被袁崇焕的部队所击败。于是后金军改变战略,1629年,皇太极率军几十万,绕过袁崇焕的防区,突破长城,攻入关内,进逼北京。
袁崇焕得到警报,立即挥师入关,在北京城下,与后金军展开了激战。袁崇焕身披铠甲,亲自上阵督战杀敌。在他的带领下,明军士气高涨。将士奋勇杀敌,从中午血战到晚上,终于打退了后金军,皇太极感叹地对部下说:“我打了15年的仗,从来没遇到过这样厉害的对手。”
袁崇焕横戈戍边战沙场,为保国安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为官清廉,刚直不阿,深受广大将士和百姓的爱戴,这也遭到了朝中奸党的迫害打击。形势一有好转,朝中奸党便以“谋叛欺君”的罪名将其杀害了。
袁崇焕的一生,不为名,不为利,不为权,唯有保家卫国,正如他写的《边中送别》一诗所言:
五载离家别路悠,送君寒浸宝刀头。
欲知肺腑同生死,何用安危问去留?
杖策必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故园亲侣如相问,愧我边尘尚未收。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