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是利用碎片时间的好办法
李征同学:
你好!
看了你的答卷,知道你喜欢“听书”,充分利用闲散时间吸收知识,非常高兴。说来也巧,我也有“听书”的习惯,愿意同你就“听书”的事作一次交流。
人类吸收知识主要靠眼睛和耳朵。根据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所做的一项实验,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我国史书中就有不少关于“听书”的记载:元代著名画家王冕家里很穷,七八岁时父亲让他到地里放牛,他偷偷跑到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就默默地背诵。宋代名臣胡旦学识渊博,著述甚丰。失明后让人“诵经史”,从未间断。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石勒让人给他读《汉书》,“听书”过程中对重大历史事件还不时发表评论。可见自古以来“听书”就是吸收知识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人们的碎片时间增多,尤其是大城市,道路拥堵状况越来越严重,无论是开车还是乘坐地铁和公共汽车上下班,通勤时间明显增多。为了充分利用候车和行进中的碎片时间,不少人选择了“听书”。顺应这一需求,不少网站增加了Mp3下载、有声读物下载等服务项目;利用“移动听网”技术传播信息的“听网”也应运而生。“听书”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音频内容越来越丰富,为“听书”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我的“听书”习惯是12年前养成的。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我当选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由于议会外交的需要,出国访问的机会相对多了一些。到非洲、欧洲和拉美一些国家访问,要坐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为了利用空中时间学习知识,我把《巴黎圣母院》《简·爱》《老人与海》《红与黑》《茶花女》《汤姆叔叔的小屋》《少年维特的烦恼》以及《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等音频资料输入“Mp3”。飞机起飞后,就戴上耳机听世界名著和中外历史。一位空中小姐见我一路上都在听“Mp3”,就对我的秘书说:“你们总编辑很新潮,这么爱听音乐!”其实,我是利用新潮的“Mp3”学习世界名著和世界历史。
大学生拥有大量可供“听书”的碎片时间。比如,从2014年4月开始,郑州大学每天早上数以千计的学生参加30分钟左右的晨练,这段时间就可以用来“听书”。郑州大学校园面积很大,仅新校区就有4800多亩,学生宿舍同教室、图书馆、餐厅之间的距离比较远,每天几个往返,途中占用时间恐怕不会少于60分钟,这些时间也可以用来“听书”。以上两项合计为90分钟。如果你将耳机插在手机或“Mp3”上,边跑边听或边走边听,按照每分钟平均200字的语速计算,听完一部18万字的小说只需要10天的碎片时间。利用碎片时间听英语也很方便。
“听书”的好处很多,但听来的知识容易忘掉。据赤瑞特拉的一项实验,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为了增强记忆,我的做法是把“听书”同阅读结合起来。比如,在听《中国历史》“神机军师刘伯温”一节时,我对元末明初政治家刘伯温产生了浓厚兴趣,随即阅读了刘伯温撰写的《郁离子》一书。在《郁离子·蜀贾》一篇中,刘伯温讲述了“劣药驱逐良药”的故事:蜀地有三个商人,都在市场上卖药。其中一个专收购好药材出卖;另一个商人把好药、坏药都收购来卖;第三个商人不收购好药,只卖劣质药材。由于第三个商人药价低廉,分量足,人们争着去买他的药,过了一年就发了大财;那个专卖好药的商人穷得晚饭“无米下锅”。刘伯温发现“劣药驱逐良药”的时间是公元14世纪,英国伊丽莎白造铸局局长提出“劣币驱逐良币”的时间是16世纪,二者相距200多年。把“听书”和阅读紧密地结合起来,听来的知识就不会随风而逝了。
阅读、“听书”的方法很多,希望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尝试,逐步摸索出适合于你的好方法。
祝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南振中
2015年1月15日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