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创造财富
自从石油成为工业血液以来,谁掌握了石油,谁就掌握了工业的命脉。正因为石油的重要性,这一领域的两大巨头——美孚和壳牌,百年来一直搅动着世界的沉浮。
在壳牌刚刚崛起,同美孚的前身,标准石油公司竞争时,曾发生过一件趣事。进入石油领域后,壳牌公司的创始人塞缪尔发现,洛克菲勒的实力非常强大,从洛克菲勒已经牢牢控制亚洲市场的美孚公司手里挤出一块地盘,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在强大的洛克菲勒面前,塞缪尔就好像一个拳击新手去挑战世界拳王。
此时,精明强干的塞缪尔很快就认识到:要想对付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的价格战,唯一的办法就是在每一个市场上立即开展竞争,采取一切措施节约运输成本,也像标准公司那样降下石油价格。只有这样,才能击破标准公司的价格战术。
塞缪尔亲自视察了巴库油田。在视察过程中,一个非凡的想法闪现在他的脑际:如果也像标准公司那样用桶装或者罐装的方式贩运,恐怕无法竞争得过标准石油公司。如果我们建造油轮,采取批卖的方式贩卖,那就一定能超过标准公司!
当时,所有的油运输,都是采用桶装或罐装。因此,塞缪尔打算用油轮运油的这一想法,当时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在别人看来,这种想法简直是发疯,油运输最害怕的就是失火,桶装船万一着火还可以扑救,如果是散装船则没有任何办法。
谁也不可能保证万无一失,而印度洋的高温和季风,又是诱发火险的可怕因素。塞缪尔并不因此而退却,他很清楚,这是他能够获胜的唯一方式。他找到了当时最好的轮船设计师,不惜重金要求尽快研制出耐热防爆的油轮。
同时,塞缪尔还打定了走苏伊士运河的主意,所设计的油轮必须符合运河管理当局的严格要求。与此同时,塞缪尔让自己公司在远东的所有经营点开始建造储油池,为即将到来的油轮做准备。
不久之后,第一艘4200吨的石油油轮“穆雷克斯”号,终于驶出了翰德普尔的造船码头,经地中海进入了黑海,到达巴库,装载大批石油开始了漫长的旅行,实现了塞缪尔设想的蓝图。
耐热油轮队挂着塞缪尔的壳牌标志,向西驶过黑海,从达达尼尔海峡驶进东方海域。一路上,油轮在新加坡、雅加达、泰国、香港、上海大量贩卖石油,然后到达终点站横滨。
回来的时候,塞缪尔把船舱油槽用蒸汽洗干净,再盛装大米及茶叶和水果。这真是一个很好的贸易途径,塞缪尔看着自己的杰作,踌躇满志地想道:“这真是一笔很好的生意,我要让洛克菲勒的蓝色油桶埋葬在大海里!”
运输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来,那就是销售问题。塞缪尔采用油轮散装运输煤油,这是他对抗美孚的法宝。同美孚的罐装销售相比,塞缪尔的油确实有着明显的价格优势。但在远东,这种计算成本的公式却行不通。
塞缪尔压根儿没想到,奇怪的东方人竟然宁愿高价买美孚5加仑一罐的罐装煤油,也不愿低价买壳牌的散装煤油。实际调查才发现,那些在他看来没有用的铁皮罐,在工业还很落后的东方人眼里却是宝贝。一旦罐子里的油用完,人们还可以把马口铁皮罐用来做多种用途。
很多时候,空罐子清洗干净,用泥沙和秸秆吸附去除残留的油味,就可以用来做厨房的容器、水桶、鸟笼、鸦片烟杯、手提炭炉、茶叶筛子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
就这样,时间一长,这种马口铁皮罐已经成为东方平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具。就是出于这种原因,东方人宁可花更贵的钱去买美孚的罐装煤油,也不愿意去买价钱更为便宜的塞缪尔散装煤油。
这个调查结论让塞缪尔啼笑皆非。但是,市场就是市场,商家只能按市场的需求来做。马科斯当机立断,先采取应急措施,在苏格兰建立起了相应的制罐厂,很快就租用船只把大量铁皮罐紧急调往东方。
在局势稳定之后,塞缪尔又迅速在位于东方的储油地建立制罐厂,给自己的散装煤油也加上了罐子。既然包装罐是吸引顾客的因素之一,塞缪尔干脆借题发挥,把包装罐做得比美孚更好。
为了与美孚的蓝色罐子相区别,塞缪尔将自己的罐子全部成了鲜艳的红色。由于铁皮罐是在当地生产,所以成本低廉,而且崭新耀眼,不像美孚的罐子经过长途运输变得锈迹斑斑,起码脏污的程度要轻得多。
这样,壳牌的罐子更受当地人的喜欢。不久,标志着壳牌占领市场的红色铁皮罐开始流行,甚至有人只是单纯为了想要个罐子也来买煤油,东方的市场就此打开。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