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盲目追求记忆速度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不要盲目追求记忆速度

案例

许多青少年朋友在学习外语时,感到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单词太多,记不过来。为了能记更多的单词,有的同学想,如果我一天记50个单词,10天就记500个,100天就记5000个。如果能在百日内记住这么多单词,那么,学习外语不就轻松自如了吗?于是,这名同学第二天一大早就起床了,找出外语书,按着书后词汇表字母的顺序开始背单词,大约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50个单词的任务完成了,背了一遍,第二天,如法炮制,又继续往下背了50个单词,一个星期过去,他已经背了几百个单词了。于是,他在学校里跟同学夸口说:“记单词并不那样困难,我一个星期就记了350个单词。”同学不信,便拿来单词表考他,不考不知道,一考便傻了眼,他前面记过的单词几乎都忘了,除了个别常用词早已记住外,其他的词跟生词一样陌生。从此,他对记单词失去了信心,外语学习也变得一蹶不振。

分析

这位同学的愿望是好的,想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的单词本无可厚非,可为什么结果却事与愿违呢?这是因为方法不当,犯了贪多图快的毛病。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心急吃不成热豆腐。记忆知识也是如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次记的东西越多,记的效果就越差。最早对人类的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当年用无意义音节所做的实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他识记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每个音节需时14秒,识记24个音节,平均每个音节需29秒,识记36个音节时,平均每个音节需要42秒。如果说无意义音节单调、抽象,没有实际意义,不能代表我们对所学习的有用的知识的记忆的话,那么,让我们再看一看心理学家莱温用课文做记忆材料的实验结果:记100个字的课文,需9分钟;记200字的课文,需24分钟,平均每100个字需12分钟;记1000字的课文,需165分钟,平均每100个字需16.5分钟;记10000字的课文,需4200分钟,平均每100个字需42分钟。可见,本来花9分钟就能记住的100个字,如果记忆材料的数量过大,记住100个字的时间将增加至42分钟,记忆效率下降了四五倍。

为什么一次记得越多,效率就越低呢?这是因为,记忆要通过大脑的神经活动来完成,神经活动包括兴奋和抑制两个过程,当神经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时,记忆效率较高,当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时,记忆效率就开始下降。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是相互转移、交替出现的。当兴奋过程达到一定程度,持续一段时间后,就将转向抑制。所以,当我们一次记忆的材料数量过多时,大脑将由于疲劳而出现抑制,记忆效率自然下降。另外,一次记忆的内容过多时,知识之间还会发生相互干扰,影响对知识的提取,因而当需要提取时,无法准确地再认和回忆。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人在短时间内记忆大量的知识难道是不可能的吗?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能够在较短的时间记住较多的东西,这是记忆敏捷性的表现。古人常用“过目成诵”,称赞识记速度快的人。《后汉书·王充传》中记载:“(王充)常游洛阳书肆,阅所卖书,一见则能诵记。”《宋史》中记载刘恕“书过目即成诵”。然而,现实生活中,像王充、刘恕这样能过目成诵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否则,也没必要在史书中对他们的这种才能记上一笔。心理实验的材料表明:为了熟记一首内容不多的小诗,不同的被试者需要重复10次到20次。可见,人与人之间在记忆的敏捷性上差异很大,不能盲目地追求记忆的速度,追求过目成诵。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对你提出如下建议:

1.一次记忆的数量不宜过多。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常有大量的知识需要我们去记忆,等待着我们去记忆。我们面临着的又是一个所谓“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信息时代,旧知识还没有记住,新知识又在不断地涌现。尽管如此,要想真正掌握知识,真正记住知识,还得一点一滴地去积累,不能指望“一口吃个胖子”。要想真正提高记忆效率,一次记忆的材料数量不能太多。记多少比较适合,也因人而异,要在记忆实践中去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规律。拿记外文单词来讲,有的同学一次记5个比较适合,有的同学一次记10个比较适合。检验是否适合的标准,是看记过以后保持的比例。如果记得多,忘得也多,记得快,忘得也快,显然就是不适合的。

2.采用间隔时间记忆法。

即使记的数量适当,我们也不能在较长一段时间里连续不停地去记忆,中间要留出一定的时间间隔,使大脑得到适当的休息,减少可能出现的抑制。比如,你一天要记10个单词,不必要用整整一个小时连续去记。你完全可以将这一个小时分成六段,在一天的不同时间里分六次,每次花10分钟去记忆。

3.适当变换记忆的内容。

不要用半天或整天的时间只记一个学科的内容,应该是文科、理科,形象、抽象等不同内容交替学习和记忆。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