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设一个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如何创设一个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孩子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家庭里,家庭环境对他们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少年儿童模仿性强,这个特点决定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家长们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1)提供必要的物质环境

家庭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从物质环境的创设来说,家长应保证儿童衣、食、住、行的合理需求。

第一,给孩子活动和学习的地方。农村家庭的住房条件好了,要合理安排孩子活动和学习的地方。有的家庭盖新房时,洗澡间、库房、麻将室、客厅考虑得十分周到,就是对孩子的住房欠考虑。有条件的家庭要尽可能给孩子一个单独的房间,让孩子放上自己的桌椅、床铺、书架,教孩子自己整理、布置自己的房间。如果住房紧张,提供不了单独房间,也应该在房间中辟出一个角落,放上孩子的书桌、书架,让孩子活动和学习。

第二,给孩子准备足够的文具、图书和本子等学习用具和资料,特别是工具书。家长不仅要舍得投资,而且要善于投资,能够根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选择。

孩子使用的书包最好是双肩背式,不可太大太重,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身体的健康平衡发育。据一些地区的调查,小学生使用单肩背书包一年以上的,其斜肩、驼背、头前倾等不良体态的发病率为使用双肩背书包孩子发病率的2~3倍。文具盒要大小适中,式样活泼美观,但不要太复杂,同时要注意分年龄段。

(2)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环境

第一,建立良好和睦的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和睦是家庭教育中良好精神环境的重要内容。人际关系是家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家庭生活环境是硬环境、显性环境,那么,家庭人际关系则属于软环境、隐性环境了。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应该是民主的、和谐的,其环境特点自然也就是宽松的、祥和的。

一般来说,家庭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如下特征:一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尊重。家庭中的成员无论辈分、年龄、经历上有多么大的差异,他们在人格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应该彼此尊重、相敬如宾。尤其是做家长的,不能把孩子当“孩子”看,动辄打骂,侮辱孩子的人格,刺伤孩子的自尊心。二是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帮助。家庭中的各个成员朝夕相处,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家长应该对孩子倾注一腔深挚的舐犊之情,要时时把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诸方面情况放在心上,经常给他们以及时的帮助,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三是家庭成员之间由于教养和阅历不同,可能在性格上有较大差异,对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式也会有各自的特点,在家庭中难免发生龃龉和摩擦。这种现象的存在应该说是正常的,关键是看家庭成员怎样处理和解决这类问题。每个家庭成员都应从维护家庭团结、共创美好生活的根本利益出发,互相理解、谅解,求同存异,平心静气地解决分歧,而不是互相指责、抱怨,造成家庭人际关系的紧张、对立。孩子在和睦宁静的气氛中生活、游戏,才能精神愉快,心情舒畅,不仅能够有效地进行各种智力活动,以获得各种知识和发展智力,而且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的关系中学会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父母吵架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不少孩子在交谈中倾注了他们的心里话:“我最害怕爸爸妈妈吵架,他们一吵架就会拿我出气。”有的孩子天真地恳求父母“你们别吵了,我害怕”。父母吵架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那些粗野的言语和举动,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可怕的创伤。父母不和会使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原本是真、善、美的代表,但是如果经常吵闹、互相对骂,会使孩子失去对父母的信任和崇敬。这种信任的丧失,不仅会使父母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而且会影响孩子对人对事的看法和态度,使孩子从积极变得消极。既然最信赖的父母都不过如此,其他人又能怎么样呢?这种消极情绪和怀疑态度的产生,会极大地妨碍孩子积极正确地认识周围世界。国内外对一些青少年犯罪的调查材料表明,家庭关系破裂,父母离异是迫使孩子走上邪路,进而实施犯罪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父母要发挥表率作用。人最初的道德观念、是非标准,以及为人处世的标准是从家庭中得到的。孩子没有社会交往的经验,首先教他们认识周围的人和事的是父母。父母怎样对待生活、工作、学习,怎样对待社会、同事、邻里,怎样为人处世,认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等等,都在子女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他们的认识和行为。所以,希望孩子具有什么品质、修养,父母首先应该具备这些品质、修养。

第三,父母要提高文化修养。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基本的一条是提高父母的文化教育水平。有的家长在子女学习时,大声播放电视、录像,唱卡拉OK;有的父母满口脏话,行为粗俗;有的父母言行不一,对工作冷淡,对朋友虚伪,等等,这些行为举止,都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有文化修养的父母,必须经常不断地充实自己,让自己能够在家庭教育中成为孩子的“老师”。

第四,父母要懂得正确的教育观和方法。教育孩子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光爱孩子并不等于教育,要掌握有关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教育技巧,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才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一些父母总喜欢将自己的教育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如“你就要这样做”“你不许那样做”,等等,这都违背了孩子的心理发展要求,家长要多学习,才能掌握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3)营造浓郁的家庭文化环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家庭里的智力兴趣如何,成年人读些什么,想些什么,以及他们给儿童的思想留下了哪些影响。”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是家长对孩子的一种责任。在这方面,家长要做到三点:一是家中的陈设要有“文化味”。必要的文化设施自不待说,还要让家中的墙壁、角落都会“说话”,向孩子昭示家庭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要让书籍成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成员”。有些家庭,高档的家用电器应有尽有,但书籍却寥若晨星甚至一无所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一种缺陷。从一定意义上说,家庭藏书的数量和质量,代表着家庭文化的水平,体现着家庭成员的人生品位。西方一位哲人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书报的家庭,就好像没有门窗的房子。这话是很有见地的。家庭藏书,对孩子来说,一方面可以为他们提供精神食粮,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求;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爱读书、爱学习的良好习惯。二是在家庭中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的人生必需。学习不仅限于学校,工作岗位、家庭都是很重要的学习场所。在跨入知识经济时代大门的今天,学习更具有其重要的意义。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不读书的家庭,就是精神上残缺的家庭。”在家中,家长一方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家长要率先垂范,坚持读书学习。这既是自身提高的需要,也是对孩子的激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三是在家中经常开展一些健康的、有益身心的文化娱乐活动。孩子的可塑性很强。他们的心犹如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接受家庭浓郁的文化氛围的熏陶,孩子的心灵会更美好,孩子的气质会更高雅。

第一,树立良好的家风。优良的家风,是良好家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形的教育手段,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树立良好的家风,要求家庭成员有良好的伦理道理观念,要形成和睦互助、敬老爱幼、谦让有礼、积极上进、努力学习、诚实守信、热爱劳动、勤俭持家的好风尚。可结合当前全社会开展的树立社会文明新风,创建文明街道、文明户、文明家庭的活动,进一步促进和树立良好的家风,这样更有利于创造让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

第二,形成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情趣。家长要有意识地在家庭中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如关心时事形势,热爱科学,爱好音乐文艺,喜欢参加体育活动,注重文化修养、语言文明等,应在家庭中避免腐朽、庸俗的东西出现,更要防止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对不文明的东西,家长要善于诱导,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免疫力。在这方面家长应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

第三,搞好家庭的布置与陈设。家庭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场所,环境的布置和陈设搞得好,能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有利条件,就会取得好的效果。房间陈设协调、环境整洁、用品整齐,会使孩子生活舒适愉快,养成学习专心、爱整洁、做事有条理的好习惯。家长注意给孩子创设一个学习的小天地,可以根据自身的居住条件,因地制宜。居住条件好的,让孩子独用一个房间,有适合孩子学习用的书桌,房间力求布置合理、整洁;居住条件比较一般的,不可能为孩子安排一个独用房间,但可以在室内选择一个光线好、通风好的位置,放上孩子学习用的书桌,让孩子在学习时不易受到其他人活动的干扰,以免分散注意力。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孩子在做功课时,如果开着电视机、音响,甚至打麻将等,噪音很大,必然造成干扰,孩子难以专心致志地学习。这是值得家长注意的。

(4)创设自由宽松的身心发展环境

孩子是在活动中发展的,想使孩子的身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接触周围世界。他们来到世上,对一切都感到新奇,任何事物对他们都有吸引力。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双手去探索,在探索中不仅丰富了知识、发展了智力,而且不断认识了自己的力量。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家长不仅要在物质方面给孩子提供各种有益的活动,而且要创造一个能促使儿童积极主动从事各种活动的宽松的精神环境。

第一,使孩子从成人的强行限制和过多照顾中释放出来。一些家庭中对孩子的强行限制太多,这也“不许”,那也“不行”,成人把孩子可贵的探索行为作为“胡闹”而大加训斥和限制。而在另外的一些事情中,则用过多的照顾来限制孩子,替孩子安排好了一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孩子得不到活动和锻炼的机会。长大之后连自己的生活都照顾不了,如何谈得上在实践中去创造?无论是强行限制还是过多的照顾,实质上都在行为和精神上束缚了孩子,压抑了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的生活失去光彩,使他的创新苗头早早地破灭。要让孩子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不要凭自己的主观意志安排孩子的一切。

第二,有些家长辛辛苦苦为孩子制定了各项活动,安排了时间、地点,准备好了文具,但是未必适合孩子的心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干的事情,这些事情在大人看来也许是荒唐可笑的,但是孩子却会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地从事他们的工作。当孩子干自己喜欢的事时,他们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智力和体力都会自觉进行紧张的活动,家长只要引导得法,就会从这些活动中发现和培养孩子的才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