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贲卦第二十二《《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周易·賁卦第二十二·《象》曰:“白賁无咎”,上得志也。

【译文】 《象传》说:“素白无华的文饰、必无咎害”,说明上九大遂文饰之道尚质的心志。

【注释】 ①上得志——指上九与六五亲比,大得“白贲”之志。《尚氏学》:“言阳得阴而通也。《大畜》上九曰‘道大行也’,《损》上九曰‘大得志’,《益》九五曰‘大得志’,《颐》上九曰‘大有庆’,与此义皆同。”

【说明】 《周礼·考工记》谓:“画绘之事,后素功”;《论语·八佾》曰:“绘事后素。”两者或言绘画程序,或以“素”喻“礼”,与本爻“饰终反质”的意旨自有区别。但就“素”在“文饰”中爲“本真”之色这一点看,上两说与本爻“白贲”的拟象基础又有可通之处。故刘牧云:“绘事后素,居上者而能正五彩也。”(《周易义海撮要》引)惠栋也认爲:“上者,贲之成。《考工记》云‘画绘之事,后素功。’《论语》‘绘事后素。’郑彼注云:“素,白采也,后布之,爲其易渍污,是功成于素之事也。’”(《周易述》)

【总论】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礼记·礼器》曰:“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这两则记载表明,古人在言“志”、立“本”的前提下,对“文饰”的功用颇爲重视。《贲》卦,即是集中阐发“文饰”的意义。卦辞称事物获饰,可致亨通;并特别指出,柔小者一经适当的文饰,必有利于增显其美。卦中六爻,在阴阳交错相杂中呈现互贲之象,其中初与四相应相贲;二与三,五与上,则相比相贲。《折中》引邱富国曰:“阴阳二物,有应者以应而相贲,无应者以比而相贲。”正道出本卦刚爻柔爻之间的交饰特点。然而,诸爻实非无条件地泛言文饰,而是主张适如其分的贲饰,并崇尚朴素自然的至美境界。试观爻义,初九“舍车”不尚华饰,六四“白马”向往淡美,两者分处上下卦之始、⼰见“贲”道端倪;六二“贲须”志在承阳,九三“濡如”永守正固,两者并在内卦,以顺合“礼义”爲美;六五饰于“丘园”但求简朴,上九饰终返“白”归趣本真,两者并居外卦,以质素自然爲美。可见,《贲》卦大旨略见于两事:一是刚柔相杂成文,二是文饰不尚华艳。《繫辞下传》谓“物相杂故曰‘文’”,《杂卦传》云“《贲》,无色也”,正可印证这两方面的义旨。就美学意义而论,本卦的象徵哲理,与先秦美学理论中“物一无文”(《国语》)、“大巧若拙”(《老子》四十五章)之类的观点,实可互相比较;这在研究古代美学史中,是值得注意的资料。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