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概况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儒家

概况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汉书·艺文志》)由此可知,儒是从巫、史中分化出来的,以教化为主,以六经作为教材,在仪礼、教育等方面为君王服务的职业人士。“儒家”的称谓始于汉初的班固,孔子时代的“儒”是一个泛称,后来演变为对识书达礼的知识分子的专称,儒士们的职能也演变为通过自己的思想学问来教育、说服、安定别人。至于后世尊崇孔子为儒家之祖,是因为孔子对儒家学说的贡献与自身的道德修养。

儒家开始把《易》、《书》、《诗》、《礼》、《乐》、《春秋》六经(也称为“六艺”)作为经典,后来又加入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为“四书”)以及《左传》、《尔雅》、《孝经》,总称“十三经”。(另一种说法为:《易》、《诗》、《书》、《周礼》、《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贯穿孔子思想始终的是“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温、良、恭、俭、让”。儒家的最高行为准则是“仁”、“礼”,这也是儒家的思想核心。作用在于维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的伦常与人际关系,目的是有效调控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运行。

孔子逝世后,他的弟子们分化为不同的派别,历史上号称“八儒”。当时影响较大的是荀子和孟子学派。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倡导“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的统治思想。魏晋时期,王弼、何晏将部分玄学思想融进儒学,使儒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唐朝的韩愈、欧阳修,在反对佛、老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了儒家的道统说,并且突出了《论语》、《孟子》在儒家中的经典地位。南北宋时期,儒家道统思想逐渐发展为“程朱理学”,这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完整严密的思想体系,它非常有利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遂成为元、明、清三代的官方哲学。这时的大家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及朱熹等。儒家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受到过佛家、道家以及其他思想的冲击,但直到清朝末期,其思想统治地位才开始动摇,“五四”运动中被彻底结束。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十分深远,影响所及包括各个层面,其中的许多因素已经内化为民族性格的支撑。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