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郭和尚》大地清凉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南郭和尚

第一抹天光还没投进房间,我便起身了。

今天的学习科目是“托钵乞食”,按宋宁所讲的英文翻译过来,叫“收集食物”。对南传佛教来说,“托钵乞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修行功课。《法集经》里说,“如来乞食有三意,即:(一)不贪珍味,美恶均等;(二)为破我慢,于富贵贫贱等家皆无拣择;(三)慈悲平等,大作利益。”《阿含经》里则记载了乞食的规矩,“入城行乞时,道侧而行,左手持钵,次第乞食;以维持生命为限,心不贪着,故得食时不喜,不得亦不忧,唯以除旧疾,养气力为要”。

据说,悉达多王子成佛后第一次回家乡便上街托钵乞食,他父亲净饭王知道后很生气,质问他为什么要去要饭让自己丢脸。佛陀说,这是佛陀国的传统。

这个传统在中国佛教界已被废除多年。曾有人提出,中国佛教托钵乞食制度的废除是佛法走向倾颓的开始,因为佛经里说,“故乞食属僧人清净之正命;若自作种种生计以养其身,则为邪命。”

我在黑暗中穿过草地,凭着直觉来到托钵乞食前的集合地点。一个小个子僧人已经到了,我们在黑暗中聊天。他问我能不能教他讲些中文,我说,OK啊。他回到房间取来本子和笔,借着手机屏幕的光,认真地学习起“你好”、“早上好”、“晚上好”来。

六点钟,托钵的队伍准时出发。五人一组,他们把我夹在中间。

走过寺院围墙外的一小段水泥路后,路开始变得难走起来。凹凸不平的碎石子让脚越来越疼,而我的人字拖留在了寺院门口。出发前,他们告诉我,托钵乞食时,僧人要打赤脚。

我咬着牙坚持。一路上都是垃圾和鸡屎,但并没有玻璃、钉子之类的东西。对于一个穿惯了登山鞋的人来说,这的确是一种考验。我忍着脚上的疼痛保持队形。我们穿过街巷,袈裟簌簌作响。

我们走进一个院子,院子里没有人,几块长条的地毯铺在门口。我们站在地毯上一字排开。一条不懂事的小狗跑了过来,朝我们扯着脖子狂吠,直到一位妇人端着一盆米饭出来,才摇着尾巴离开。妇人把自己的拖鞋脱到一旁,赤脚来到我们面前,先将热腾腾的米饭用勺依次盛进我们的钵里,然后又将装在塑料袋中的炸肉片和小盒酸奶挂在我们手上。接下来,她双手合十,低下头等待着什么。大家开始念经。我傻了,不会念。我张着嘴跟着嘟囔,像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和尚。

出来托钵却念不出经,还腆着脸接受别人的食物。我的脸越来越烫,索性闭上眼,免得跟别人眼神相遇时自己尴尬。好在在接下来的乞食中,我发现施主们并不看我。南传佛教规定,在接受布施时,不可交目,也不可交谈。简单的感谢也会让彼此产生“亲近感”,而这被视为“执著心”的起源。谢天谢地,他们只是恭敬地站在我们面前,双手合十,身体深深向前倾着。等经念完后,说三次“sadu……sadu……sadu(巴利语‘很好’之意)”。

回到寺院,春春问我第一次托钵的感觉如何。我告诉他:一、没学会念经,感觉很羞愧;二、没习惯打赤脚,感觉很疼。

“经很短,背背就会了。脚嘛,它疼它的,你走你的。”春春说。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