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科技文化·郑国渠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中华传统文化·科技文化·郑国渠

秦国在关中平原修建的人工灌溉渠道。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水利家郑国受韩命赴秦,游说秦国大兴水利工程,以此来消耗人力、物力,以阻止和延缓对韩国等国的兼并战争。秦王政采纳建议,征发大量民工,由郑国主持开凿,10年乃成。最早载于《史记·河渠书》。自中山西瓠口(今陕西泾阳)引泾水东流,至今三原北会合浊水,利用浊水及石川河水道,再引流东经今富平、蒲城之南,注入洛水,渠长300多里。灌区西起泾河,东至洛河,北自原脚,南抵渭河,灌溉农田4万余顷,具有施肥、浸润和改良盐碱地的多种效益。渭北平原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成为秦国重要粮仓,“秦开郑国渠,以富国强兵”(《汉书·息夫躬传》)。唐代郑、白二渠趋于混合,主要发展白渠,郑国渠逐渐堙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