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评·名著简介·《人间词话》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文评·名著简介·《人间词话

清末民初王国维著。成书于1908年。生当世纪巨变的王国维,在思想上深受康德、叔本华等人的影响。他论词,不能不受上述诸人思想的影响,因而他的《人间词话》已有西方思想的痕迹。同时,王国维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诗论和词论,且打通了诗词之间横亘千年的壁垒,以诗论的宏大气魄来论词。或立论、或品评,王国维完全从审美的角度来论词的,这在诗论、词论中实属罕见。王国维标举境界,以境界为纲来论词,这完全是对中国传统诗文评领域中“境”的总结和深化。《人间词话》说:“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之矣。”又说:“沧浪所谓 ‘兴趣’,阮亭所谓 ‘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 ‘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王国维钟情于境界可想而知。拈出“境界”来论词,这本没有多大意义,关键还在于对“境界”的阐述上。而王国维对境界作出的分类,最能反映其独具慧眼之处,他从物我关系把境界区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他又将两种境界同心态之动静、风格之壮婉结合起来,“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他又有“诗人之境界”与 “常人之境界”的分类,大致相当于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境界有二:有诗人之境界,有常人之境界。诗人之境界,惟诗人能感之而能写之;故读其诗者亦高举远慕,有遗世之思; 而亦有得有不得,且得之者亦各有深浅焉。若夫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惟诗人能写之;故其入于人者至深,而行于世也尤广。”两种境界在物我关系上,有我之境是物我相容,无我之境是化我为物; 美的形态上,有我之境是阳刚,无我之境是阴柔;情感状态上,有我之境呈动态,无我之境呈静态; 人格上,有我之境表现为伦理人格,无我之境表现为自然人格;哲学基础上,有我之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无我之境以道、释思想为基础;而盛行时期上,有我之境在中唐之前,无我之境在中唐之后。王国维如此理解两种境界,这是对中国古代两种最基本的审美境界的概括,这正是王国维论词的精深独到之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