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文化·节日习俗与民间信仰·时令年节习俗
一年之中的第一个节日是春节,安徽把正月初一放爆竹称为“开门炮”,寓意开门大吉,除旧迎新。合肥一带,则在屋内用醋浇红木炭,谓之“打香炭”,以求去邪避灾。元旦时还要祭神,包括祖先、财神、春神等,主要祭品为鸡、鱼、肉“三牲”。饮食是春节的重要内容。有些饮食人情味很浓,如晚辈给长辈拜年之后,媳妇要送上欢团茶(欢团两个,加白糖,用开水泡开),表示一年欢欢喜喜团聚在一起。有些饮食含有吉祥意味,如淮北吃水饺,谓之吃“元宝”,南方吃鸡汤面,叫做“长吃长有”。还有的饮食是为了驱鬼避邪,带有较强的巫术意味,如古时有桃汤、柏酒、椒酒、五辛盘(用葱、姜等五种辛辣食品置盘中,也叫春盘)等。春节的另一项活动是拜年,本处亲族家初一就要去拜,初二开始到亲戚家拜年,要带上一些礼物,如到岳丈家拜年,一般要携带糕、糖、桂圆、蜜枣四色礼品。春节一连热闹数日,至初五开始恢复正常生活。初五俗称“破五”,主要的习俗活动,是“送穷”,就是把元旦以来积存的垃圾倒出去。有的地方,还要吃破五元子。寿县瓦埠湖畔人家,则有过年插柳之俗,语云:“初二初三,看亲访友,初四初五,栽插垂柳。”当地人认为,“过年插垂柳,岁尾有收留”。
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为立春,又叫打春、正月节,一般在春节前后。它标志着一年之中春天的开始。因而受到重视。淮北、利辛等地农村,在大门外或村头树枝上悬挂一青色旗子(即青色布条、纸条),象征大地春回,并进行“打春”活动,由一老人装扮成植物之神“芒神”,中青年敲锣击鼓,拉出耕牛,芒神手持“春条”(即缠上五色纸的柳条),爱抚地鞭打耕牛,边打边唱:“春交五九尾六九头,手持春条打春牛,打得春牛下田去,今年丰收不用愁。”接着,又用春条轻轻鞭打小孩,意在打掉他们身上的懒,成为勤劳的人。
正月初七为人日,也称人七(日)、人庆(日)、人生节、人日生节等,安徽各地多称为上七日,意即一年的第一个七日。古时,此日的主要活动是戴人胜。胜本是妇女的一种首饰,种类很多,如人胜、方胜、宝胜、花胜、春胜等,人日所用的为人胜和花(华)胜,《荆楚岁时记》谓“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人胜都剪刻成人的形状,花(华)胜一般以花鸟为题材,形状近似于现代的花结。这种风俗近代依然流行,《江南志书》云:“人日,妇女剪彩为人,或为燕雀相馈遗,以为鬓髻之饰。”近世安徽最流行的一种人日习俗是称体重,在村头大树上挂一杆大秤,中青年以下的男女都要秤一秤体重,看看一年来体重增长了多少。称体重时,只能把秤砣往前赶,不能将称砣往后挪;一次秤不准再来一次也可以,往后就意味着要生病、减轻体重。当地传说,称过体重,一年中不会闹肚子疼。
正月十五元霄节是元旦后又一个重大节日,因其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故有灯节、灯夕的称呼。又有上元、上元节之称。元霄节时,要煮食元霄,安徽各地的元霄,风味各异,有实心的,有空心的,有桂花元霄,有水晶元霄,品种繁多,花样齐全。肥东、六安一带灯节时晚餐则吃用米粉包的荤、素粑粑,称“玩灯粑粑”。元霄节最重要的活动,是“闹花灯”。安徽肥东、六安一带称正月十三为灯节,是日晚,家家门前挂灯笼、放炮竹、焰火,玩龙灯、旱船,至十五臻于鼎盛。灯具中有龙灯、虾子灯、荷花灯等,很有特色。如庐江县的虾子灯,形象生动逼真,现已成为一种工艺品,玩起来一会儿追逐戏水,一会深水潜游,一会儿静卧水底,一会儿曲尾纵跳,生动活泼。人们还将狮子舞与灯会结合起来,成为狮子灯,一般是前面有引灯,中间有彩灯,手上提球灯,在灯光照耀下进行狮子舞,其中最精彩的是“狮子望长江”。徽州民间的赏灯活动,也很热闹,一般是以正月十三开始上灯,“二月二”下灯,持续二十多天时间。萧县、砀山一带,还有蒸灯民俗活动,家家户户用面粉做成灯状,中间留有一窝窝,倒上芝麻油,用一火柴棒缠上棉絮做的灯芯,就能点燃,家中成员每人一个。此外,还蒸制龙灯、十二月灯、属相灯等。十二月灯是一月一个,每个灯边捏出月号,哪个月灯捏得好,就意味着哪个月运气好。
二月初二是龙头节,俗称“龙抬头”,安徽淮北农家对这个节日很重视,从五更开始,家家老人便击物作歌,儿孙和之,歌云:“二月二,敲门框,打的粮食没法放。”“二月二,龙抬头,大囤满,小囤流,米面吃不尽,年年大丰收。”歌罢,将家中的青灰(草木灰)拿到屋外场地上,堰上一个个仓形、圆形的圆圈,中间分别放上一小撮各种粮食,用青灰盖好,称为堰仓,以祈求丰收。最后在家门外堰一下,以示所有灾邪都被挡在门外。南部地区又把这一天称为“挑菜节”,因为时值仲春,下物萌发,各种野菜开始抽芽长叶。
二月十五,徽州绩溪县登源要举行花朝,以纪念唐初越国公汪华,据说这天是他的生日。花朝又称花果会,由登源河畔仁里、梧村、南观等十一个村庄轮流举办,每十二年一轮,其中仁里村较大,故轮值两年。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一书中有详载。
三月里最重要的节日是清明节,最主要的活动是祭祀祖先,人们到祖先墓茔烧纸磕头,将坟茔修饰、加固、挑高。清明的另一项活动,是插柳栽树,俗谚有“清明不插柳,死了变黄狗”之语。清明节正值三春大好时光,郊外祭祖之后,人们便在野外野炊、野餐、游玩,称为踏青、游青。皖南山区的祁门等地,有清明封山的独特风俗。这种习俗历史已很久远,宋《乡俗拾遗》就记载说:“邑有土著乡民留俗,凡清明前几日,若风和日丽,男女老少皆寻青上山,手执青枝,或插于头上,男壮穿蓑衣,头戴树帽,佯为树人,欢乐歌舞,曰封山日也。”封山由族长宣布,他当众折断一树苗,表示“人与树同毁”,然后把封山公约勒石成碑。这种习俗对于保护当地山林资源,起到良好作用。此外,徽州还有吃“清明果”的习俗。清明果又叫竹叶果,起源于明初。相传徽州学者朱升不愿为官,由独子朱同袭职,很受明太祖和建文帝赏识。靖难之变后,明成祖朱棣逮捕朱同,亲加审问,说:“倘若竹能为薪叶成果,朕可免你一死。”消息传到家乡,乡亲们制出竹叶果,送到京城,可惜朱同已死。此后便形成清明吃、祭竹叶果的乡俗。
四月一日,是徽州师生看花吟诗日,俗称“花会”。相传明代西溪吴大盐商富归,于西溪建有十大名园,其外甥祝枝山前来祝贺,连作八园颂诗后,搁笔说:“徽州人才荟萃,外甥不敢独占。”吴盐商听了很高兴,便在四月一日大开园门,让徽州师生来园看花吟诗,竟让家乡子弟夺了魁,当即予以奖赏。并定下每年此日为观花吟诗日,夺魁者有奖,遂相沿成俗。
四月八日,是浴佛节,九华山、瑯琊山、天柱山等寺院都举行浴佛诵经活动,民间则施舍僧侣。是日,亳州则有木兰庙会,当地传说花木兰姓魏,家住亳州市东南五里的魏园村。每年庙会日,人山人海,热闹异常。
四月二十八日,亳州、淮北一带有“华祖会”活动,是对汉末本地名医华佗表示怀念,届时将平时供奉在祠堂里的华佗菩萨抬出来,周游朝拜,举行祭祀活动。
五月一日,是休宁县海阳五猖庙会之日。此庙会起源于明初,相传朱元璋为悼念阵亡士卒,即位后下令江南村村建“尺五小庙”,阵亡士卒“五人为伍”,受百姓供奉。皇家祭祀礼仪中,有“阵前阵后神祗五猖”之说,遂代代相传,衍成庙会。届时四乡百姓云集海阳烧香,祈求五猖神主驱鬼祛邪,消凶化吉,庙会游行,“前引”锦旗开路,“执事”沿途管理杂役。青白黑红黄绿蓝各色旗子飘扬,十景担、肃静牌、万民伞、纸扎猪马牛等偶像、牌楼跟上,接下是地方戏队伍、杂耍队伍。
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安徽人在端午节时,早餐吃粽子,有角粽、锥粽、菱粽、䇶粽、秤砣粽、九子粽等。午餐要喝雄黄酒,并以雄黄在小孩额头上写一“王”字。雄黄味辛有毒,主治百虫毒、蛇虺毒,故成为端午避毒的材料。门旁插菖蒲和艾,叫做蒲剑艾虎,也是用来避邪的。寿县一带的人,则要佩戴香荷包,内装香草,药名为“江离”,据清李兆洛《凤台县志》说,香草惟寿州报恩寺后产之,如果易地种植,虽也长枝叶,但无香味,枝茎也由空心变成实心。佩带香包,能祛臭、驱虫、避汗气。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是赛龙舟,安徽许多地方都保持着这种活动。五月五日相传也是钟馗生日,在钟馗家乡灵璧及石台等地,有嬉钟馗的习俗,人们扮演一个捉鬼钟进士,后面一个撑黄罗伞,另一小将捉一只蝙蝠,演一出“钟馗捉鬼图”。也有扮演钟馗嫁妹的,一个小姑娘骑着毛驴,一个媒婆手执蒲扇,催驴上路,后面跟着钟馗。敲锣打鼓,边跳边舞,来到各家各户,户主燃放鞭炮,给钟馗挂红,钟馗则进家门跳上八仙桌,手舞足蹈,念念有词,然后众人一声吆喝,就算把全屋邪气鬼怪都赶跑了。
六月六日,是天贶节,又称虫王节。其节日活动,有藏水、晒衣、晒书、人畜洗浴等。皖东称为“晒红绿”,家家户户翻箱倒柜,把四季穿用的衣服都拿出来,挂在绳上,搭在树枝上,让焦日曝晒,一眼望去,到处红红绿绿,故名。皖南祁门县新安乡一带农家称此日为安苗节,家家户户蒸发糕,做米馃,做豆腐,分送亲戚朋友,有的村子还搭台唱戏,预祝五谷丰登。这一天,乡民还都做些小红旗插到自己田里,其来历相传是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对峙时期,每当战斗结束,朱元璋的士兵就在占领田地上插上一小红旗,不许践踏,这些田地都获得丰收,而陈友谅辖地却歉收,当地人都认为朱元璋是真龙天子,也仿照其兵士做法,在自己田里插小红旗,相传至今,以祈求丰收。
七月七日,是乞巧节,又叫七夕节。安徽人将牛郎织女的故事代代传讲,还编成戏曲,黄梅戏《天仙配》不仅在安徽,在全国也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剧目之一。在这个节日中,除祭拜织女外,主要是穿针乞巧,《西京杂记》中有“汉彩女常于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的记载,可见此俗在汉代已流行,其后相沿不废。怀宁县小市一带,一直流传着对月穿针比赛活动,是日夜,村中十余岁的小姑娘都集中到一位颇具声望的老年妇女家门前,各人拿出针和红丝线,长者发令后,姑娘们便开始对月穿针,穿得最快的姑娘被称为针姐巧芝子、能芝子、香芝子,穿得最慢的被称为针妹、苦芝子。之所以称为“芝子”,是民间传说《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幼年曾在一次对月穿针比赛中得冠,被誉为针姐。
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安徽民间在此日祭扫祖坟,如祖坟遥远,则在家门或路口焚烧纸钱。皖中、青阳一带,做盂兰盆会的活动比较盛行,开设道场以超度亡灵。晚上放盂兰灯,灯为莲花形,放置木板上,顺流而下,据说为死鬼所得,即可投胎。九华山、琅琊山等寺院,也要举行梁皇忏、地藏忏,并放焰口、打水陆、烧海船,以超度祖先和十方亡灵。淮北一带则有“请百客”的习俗,所谓百客就是野鬼孤魂,各家于大门外摆上一桌酒菜,放上许多杯筷,并请道士打法器念经文,烧纸钱,请百客赴宴,叫做“赈孤”。法事完毕,东家将酒菜吃完,将方桌翻过来,燃放鞭炮,又待爆竹炸完,就拿大扫把扫去,谓之“善请恶送”。繁昌县农村在这天还有“结鬼缘”的习俗,妇女们以箕盛纸做的女衣鞋一套,放置厕所边,烧纸钱,谓之“迎戚姑娘”,相传是为了纪念被吕后弄成“人彘”放到厕所、悲惨而死的戚夫人。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安徽民间,在八月十五日夜晚,在院中放一方桌,桌上点烛、焚香,供月饼、鸡头果梨、栗等,俗谚有“在家不敬月,出门遭风雪”之说,除月饼外,合肥人还要吃无丝藕和冰糖,相传宋仁宗为奖赏包拯之功,想把半个庐州(今合肥)城封给他,包公不受,但仁宗最后还是把一段护城河封赐给他,于是包拯立下规定,河藕能吃不能卖,后人恪遵祖训,并在每年八月中秋这天品尝河藕,加冰糖,以示“此藕无丝(私),冰心可鉴”之美德,当地人竞相效仿,遂相沿成俗。中秋节晚上,阜阳、皖西、巢湖等地人们总要拣些砖头、瓦片等聚集于空地,用三块砖架成塔门,用瓦片垒成一座上小下大、外圆内空的宝塔,然后填以草屑、木柴、稻壳、废纸点燃,人们都来观看,并添以木屑、稻草等,直到把宝塔烧得通红,便一阵乱砖砸倒,人们发出呼声,孩子们唱道:“八月十五烧宝塔,保佑癞子生头发,头发多不多,生一后胫窝,头发少不少,生它一满脑。”徽州歙县洪琴村则有“八月中秋嬉香龙”之俗,全村分东、南、西、北、中五方,用稻草扎五条龙,上面插着点燃的棒香,在锣鼓声中,五条龙游动排列,分“五龙献月”、“五龙盘月”、“五龙追月”、“五龙赏月”、“五龙圆月”。如五龙慢步走圆场,各自构成梅花瓣,然后靠拢,则称为“花好月圆”。舞毕,将龙抛入溪中,象征着让它们回归大海。阜阳等地还把中秋节称为“火把节”,意在纪念元末红巾军起义。相传韩山童、刘福通与白莲教徒暗中联络,定以燃火为号,四部八乡见火起,则纷纷举火把响应,首克颍州。后颍州民间每至中秋节晚上,青少年都要模仿红巾军,用秫秸、葵秸裹以稻草,到野外点燃,渭之“撂火把子”。“撂火把子”后,常顺便摸点瓜果之类生吃,俗称摸秋,又叫捞秋,丢了“秋”的人家不许叫骂,故谚浯渭“八月十五摸秋不为偷”。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皖南歙县渔梁船民,每逢农历闰月之年的九月或十月,要举行亮船会。用两只木船并联成一对,卸去船蓬,用竹木制架,外包纱布,扎成亭、塔、楼、阁、牌坊、鲤鱼等,内燃烛灯,灯旁则有乐队,笙歌齐奏,锣鼓喧天。亮船一共六对,其后还有几只木船尾随。会期在渔梁坝练江上下游,各遨游一夜。亮船又叫水游,同时还有旱游,即岸上乡民照灯,敬各种菩萨。江中岸上,水游旱游交相辉映,观者云集。
重阳之后,重要的节日首先是冬至节。按照传统农历,冬至节后,天气就进入“九天”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才会迎来明媚的春天。各地都有“九九歌”,江淮地区的歌谣是:“一九二九难伸手;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五九六九河边插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八十一,犁耙耕牛都请出。”皖东地区,冬至时要吃南瓜,称“冬至吃南瓜,人人保平安。”相传从前嘉山县韭(久)山脚下有一相老,以秋南瓜为生,收藏到来年三月。有一年闹饥荒,幸亏相公一屋子南瓜救活大家命,后衍成此俗。
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在安徽,腊八节有四项习俗活动:一是腊鼓催春。在腊日前一日击鼓,谓之“腊鼓”,认为这样做可以驱疫,农谚又有“腊鼓鸣,春草生”之说。二是吃“腊八粥”。各地原料不尽相同,故又有“七宝粥”、“八宝饭”等别号。讲究一些的原料用糯米、红枣、白糖、桃仁、杏仁、核桃仁、桂元肉、葡萄干等,一般的用糯米、猪油、红枣、花生、鸡头米、菱角米、豇豆、黄豆等。滋味有咸有甜,辣味尤有特色,故又称“辣八粥”。还有的人家做“腊八豆”,即将黄豆煮熟,生霉,晒干,入酱油内浸透,再晒干,三浸三晒,然后封存,次年做菜时加上一点,菜味鲜美异常。三是腊八放学。私塾每逢腊八,就要放学,有童谣说:“子曰学,不亦乐,犁牛之子辞且留,三嗅而作,腊八放学,出门打个赤脚。”四是腊八结婚。农村婚嫁多选在腊八日进行,俗谚云:“腊八日子好,大姑改大嫂。”
十二月二十三日是灶王节,青阳县农民是摆上豆腐、麦芽糖、灶马三碟供品,点燃香烛,把旧灶君像揭下来和灶疏一起烧掉,一边叩头,一边念念有词:“剪福乐,做马料,好把灶马喂得饱,快送灶君上天宫。”“豆腐一盘、糖一盘,欢送灶君上青天,见了玉皇大帝面,不当言者且莫言。”
一年之中的最后一天是除夕,安徽民间除夕的习俗活动有四项:一是贴对联。对联有许多讲究,各姓有各姓的对联,如姓张的是“金鉴名臣第,春钱学士家”,姓程的是“军容周司马,理学宋名儒”。如是居丧之家,则用蓝纸书写,联曰:“大地皆春色,吾门惟素风”。午饭一过,一般就开始贴对联,对联一贴,要债的就不能上门了。同时,还要贴新灶君像、年画于中堂,并挂堂名灯。堂名灯也是根据姓氏有别,如陈姓为“颍川郡”,王姓为“三槐堂”,章姓为“全城氏”,贾姓为“瑞芝堂”等。二是祭祀。除夕黄昏,先在村外请一次“过路神灵”和“孤魂野鬼”,以免他们搅扰祖宗神灵返家过年。再在堂屋案上的“天地君亲师”和祖宗牌位面前,以及灶君牌位前,一一焚香叩头。尤其是在祖宗牌位前,要有三牲(猪头、公鸡、鲤鱼)、酒三盅、茶三盏、饭三碗,点烛、焚香、烧纸、鸣磬、放鞭炮,全家人向祖宗牌位行三跪、九叩、一揖大礼。礼毕,堂屋正中设席,家主站在堂屋门口恭敬地“接祖”。此后,牌位前灯烛不灭,香火不断,每日三餐都要在开饭前,先送斋饭,直至过完年。宣城小东枣乡却不祭天地和人神,只祭枣树,祭时把猪头放在供桌上,男孩掌刀,女孩捧碗,男孩在树干上砍一刀,女孩便在刀口上浇上一匙猪头汤,边砍边浇边问答:“今年枣树好不好?”“好!”“结不结?”“结!”“结好多?”“结的数不清。”倘若孩子发笑,父母便会大惊失色,连忙跪倒,叩三个响头陪罪,这样才不会误枣子收成。三是吃年饭。吃年饭与平时吃饭不同,要全家团聚,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在外地的人也要设法赶回,与全家一起吃年饭,俗谚有“有钱无钱,回家过年,青菜豆腐,夫妻团圆”之说。年饭一般食品丰富,种类繁多,要有剩余。安徽人年饭桌上必备三道菜:一是和菜,又名什锦菜;二是鱼,只摆样子不吃,表示年年有余;三是圆子,寓合家团圆之意。筷子要多于人数,象征来年添人进口,人丁兴旺。在座位安排上,与平时相反,小孩坐前位,家主坐末位,家主樽酒的次序,也是先幼后长,这是为了表示后继有人。除人吃外,有时也给牲畜吃,如来安县农家把牛栏扫打干净,在牛栏门两边和牛角上贴上对联,端来饭菜让牛吃,牛吃时,主人抚摸着牛说:“打一千,骂一万,年三十晚上吃顿饭。”四是守岁。从除夕到初一,合家不睡,关紧大门,贴上“封门大吉”,以防财气、福气外泄。有的地方认为通宵不睡,灯火长明,是“燃长明灯,好让祖宗回屋观光”。巢湖农村还有一种习俗,除夕晚上,各家户主领着小孩,手持火把,到田角点燃杂草堆,小孩周绕堆堆篝火唱歌谣说:“除夕夜,送百虫,一送永无踪。明年田里虫子少,稻禾茂盛庆岁丰。”据说经煨烧,虫子就过不了年。除夕夜,长辈还要给晚辈压岁钱,这在古时候是用来厌胜驱邪的,后来则更多的是一种亲情爱意的表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