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文化·丝绸之路的西陲孔道·河西走廊的著名关隘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甘肃文化·丝绸之路的西陲孔道·河西走廊的著名关隘

河西走廊雄关漫道,古代关城遗址甚多,其中最著名的关隘是嘉峪关、玉门关、阳关。

(1) 天下雄关嘉峪关

嘉峪关距酒泉三十五公里,筑关前,就是丝绸大道的途径之地。据文献记载,在五代甘州回鹘时期,在这附近就有天门关(有人说遗址在嘉峪关外黑山湖附近),明代又在这里修筑嘉峪关。它是明代修筑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是明长城的西端,南连祁连山,北倚嘉峪山、黑山,因建在嘉峪山西麓的一个地势险要的高岗上而得名。

明代洪武五年(1372),明代的开国勋臣、征西大将军冯胜、傅友德等奉命追歼元朝在河西的残余势力,攻取甘州、肃州,平河西。河西战役结束后,以“嘉峪关为中外巨防,西域入贡路必由此”(《重修肃州新志·边墙》)为由,在此修筑了一座关城。城高一丈八尺,周长二百二十丈,当时无关楼,并不雄伟。明正德元年(1506),修起了东西两座城楼和官厅、夷厂、仓库等。明世宗嘉靖十八年(1539),兵部尚书翟銮巡视西北边防,登嘉峪关,看到这里濒临西境,“为河西第一隘口”,但墙壕淤损、守备单弱,于嘉靖十九年(1540)修筑了关城,又令肃州兵备李涵监修了南至卯来泉(今北大河边),东北至野麻湾北一带的长城,与嘉峪关相连,每五里设墩台一座,此后又增兵添将,设游击员一名,步将数百名驻守,嘉峪关才逐渐成为名符其实的雄关。

嘉峪关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在明代进出关口的商人、使臣都要注册登记,商人要写明驮运何物、来自何方、前往何地。守关人员白天点烟,夜里举火,将商人来到的消息传知酒泉,守关人员还可得到是否立即放行的信息。喜峪关是古代军事建筑的雄伟之作,这座总面积达3350余平方米的关城,有内城、外城、瓮城,形成了重城并守之势。城垣上高达三层的柔远门、光化门城楼,飞阁凌空,气势壮观。城内墙垣严整、雉堞环绕,有敌楼、矢楼、角楼,角楼的楼顶有砖砌的垛口,犹如高耸的碉堡,远处有烽火台。1842年,林则徐谪放新疆,途经嘉峪关,遗诗一首:“严关百尺界天西,万里征人驻马蹄。飞阁遥连秦树直,缭垣斜压陇云低。天山峭摩肩立,翰海苍茫入望迷。谁道淆函千古险,回看只见一丸泥。”林公诗中描叙了嘉峪关的雄险。

嘉峪关不仅雄伟而且建筑质量高超,具有高超的施工技巧和质量。当年雄关的匠师们不仅提出了精巧的设计,而且还准确计算了用料,雄关建成后只多了现在重关上放的这块唯一的砖。关城的正门两侧,及瓮城北侧的墙角,投石叩墙角或两石相击,能引起啾啾之声如燕鸣,谓之燕鸣墙。总之,嘉峪关的修筑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建筑艺术的光辉,体现了古代匠师们高超的技艺和无穷的智慧。嘉峪雄关,巍然屹立,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

(2) 闻名遐迩的玉门关与阳关。玉门关、阳关是丝绸之路上著名的两个重要关隘,是由敦煌出西域的必经之地。它们是汉武帝为抗击匈奴,联络西域,加强对河西走廊的控制而设置的。两关都在汉敦煌郡龙勒(今敦煌)县境。出玉门关,经伊吾、鄯善、龟兹北行,即丝绸之路的天山北道(隋唐时期的中道);出阳关,经鄯善(今新疆若羌县北)、且末(今且末南)、精绝、扦弥(在今于田东)、于阗向西行,即丝绸之路上的南道。玉门、阳关雄踞于两道的咽喉之地,相距约七十公里。两关是丝绸之路在甘肃的最后的大型停息站,出两关后西行就到西域地区。

自唐朝以后,汉玉门关址究竟在何处,无人能说得清。到目前为止,对玉门关址之所在有五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关址在唐代寿昌县旧址(今敦煌县南湖乡境内)西北一百一十八华里处。唐代以来的一些地理书如《括地志》《旧唐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等均这样记载。第二种观点认为,关址在唐代寿昌县西北一百六十华里处。敦煌石窟保存的唐《沙州都督府图经》和后晋天福十年(后晋天福无十年,实为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写本《寿昌县地境》就持此论。第三种观点认为,关址在敦煌西北的大方盘城,这是清代人陶保廉《辛卯侍行记》中的看法。第四种观点认为,在敦煌西北的小方盘城。第五种则认为在千秋燧附近。这是甘肃省考古研究所1979年以来对敦煌境内的汉长城、烽燧进行大量考察、发掘后提出的最新看法。在没有最后确定真正的汉玉门关址之前,我们暂且把小方盘城当作玉门关址。

由敦煌西北行就到了玉门关,玉门关遗址在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县城西北九十公里处。遗址呈方形,四垣保存较好,西和北各有一门,北门下部现已堵塞。遗址现残存面积六百平方米,城墙东西长24.5米,南北宽4.9米,城顶四周有宽1.3米的走道,内女墙厚0.85米,外女墙厚1.5米,城内东南角有一条宽0.83米的走道,靠东墙向南转上,直达顶部。城北大路旁,距城八十米处,有烽燧遗址。1907至1915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曾在离小方盘城不到90米的一座大驿站遗址中发现了许多文书,他根据汉简和文书判断,认为这是玉门关遗址。1944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夏鼐、阎文儒先生,对小方盘城以东的敦煌汉代烽燧遗址进行了考察性试掘,获汉简四十三枚,这些简牍经过沙畹(E·Charannes,法国教授)、王国维、罗叔言等先生的研究考释,根据小方盘城附近遗址出土的“酒泉玉门都尉……”等字的简牍,多数人认为小方盘城即汉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后的玉门关址。但也有人认为玉门关址还应在小方盘城之西。1978年10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在离小方盘城西十一公里的马圈湾烽燧遗址进行科学发掘,共获简牍一千二百余枚,还获得了珍贵实物三百三十七件,更重要的是发现了许多简牍,有关于玉门关址、玉门关候及其管辖范围、玉门关候所属的屯戍活动方面的资料。考古人员根据上述资料,结合长城考察情况,认定汉玉门关不当设于小方盘城,而应设在马厂西侧。虽然这次考察并没有直接发掘到预想中的玉门关遗址,但这是迄今人们对玉门关的最新认识,为这个问题的最后解决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

唐玉门关自宋以后因陆路交通的日益衰落而倾圮,现已找不到遗迹。人们根据唐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所描绘的情景,与双塔堡附近实地对照,发现正与双塔堡南的苦峪城(俗称锁阳城,在今安西桥子乡南)遗址相合,猜测此城也许是唐玉门关遗址。根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玄奘在瓜州问路的记载,唐代玉门关应该在苦峪城北数十里,即现在的双塔堡附近。

阳关遗址也在今敦煌县境内,距县城七十公里,其地称古董滩,又作葫芦滩。古董滩茫茫荒沙,随处可见汉代遗物,但并无遗址。1972年,酒泉地区文物普查时,在古董滩西部发现了上万平方米的板筑遗址,经试掘,房基排列整齐,还有宽阔的城堡墙基,还发现有五铢钱、铜箭头、汉代陶片,以及耕地、窑址、水渠遗迹,总分布面积达十平方公里。文物工作者根据文献记载和遗址,初步断定这里才是阳关关址。阳关遗址与玉门关遗址相距一百四十里,近年甘肃考古工作者又发现了阳关至玉门关之间的长城,每隔数十里有烽燧墩,古董滩南北均有烽燧,从整个布局看,阳关遗址正座落在南北烽火台群之间。

阳关的隐去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结果,自然条件的变化,历代战争的破坏,大规模的开荒屯垦,破坏了这里的植被和水源,大自然失去了生态平衡,从而造成风沙逐渐侵移,出现了严重沙化。人们抵挡不住风沙的暴虐,离开这块世居之地,向东迁徙,大约在宋辽以后,当阳关人全部撤离之后不久,历史上曾一度赫赫有名的阳关就被流沙吞没了。阳关的消失,是历史上盲目屯垦开荒及战争造成生态不平衡所产生的恶果,实际上这是一场人被大自然所驱逐的悲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