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先秦时代的农学·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萌芽及其初步总结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农学·先秦时代的农学·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萌芽及其初步总结

我国农业精耕细作技术首先萌芽于黄河流域的沟洫农业中。黄河流域土壤疏松肥沃、平原开阔,但雨量偏少,分布不均。从原始社会末期开始,黄河流域居民逐步向比较低平的地区发展农业。这些地区土壤比较湿润,可以缓解干旱的威胁,但却面临一系列新问题。黄河流域降雨集中,河流经常泛滥,平原坡降小,排水不畅,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平原由浅海淤成,沼泽沮洳多,地下水位高,内涝盐碱相当严重。要发展低地农业,首先要排水洗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上古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沟洫农业。沟洫是农田中纵横交错相互连通的各级排水沟渠。它从田间小沟——畎开始,修畎时挖出的土堆在田面上,形成一条条长垄,叫做“亩”。“畎亩”相互为用,成为上古农田的代称。沟洫道路是当时农民份地地界的一部分,因而又成为井田制的标志之一。沟洫农业是垄作形式的旱地农业。在垄作基础上,条播和中耕技术也出现了。三者的结合成为我国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的最初萌芽。相传大禹治水后恢复和发展低地农业,“致力乎沟洫”。周族先祖弃小时种庄稼,“禾役 (列)穟穟(通遂,义为通达)” (《·生民》),已有条播迹象。而殷周时代对中耕十分重视,周天子甚至要在藉田中举行“耨礼”。可见,这些技术出现颇早;但其系统总结是在《吕氏春秋》的《任地》和《辩土》中。《任地》篇首提出的十大问题中已包含了改造土壤涝洼返碱状况、防止水土流失、防止田间杂草蔓延、使庄稼地通风等任务。这些问题解决的基础是修造畎亩农田。畎亩农田的利用原则是“上田(高燥田)弃亩”即把庄稼种在垄沟中,“下田(低湿田)弃圳”即把庄稼种在垄台上;当时普遍采用的是后一种形式。《辩土》把大畎小亩,浪费地力称为 “地窃”,把禾苗无行列,相互挤压称为 “苗窃”,把农田草荒称为“草窃”,合称“三盗”,是农作之大忌。要求畎亩结构合理,“亩欲广以平,圳欲小以深,下得阴,上得阳,然后成生”。播种要疏密得宜,为此实行条播,面宽五周尺的亩上种两行庄稼,务使“衡(横)行必得,纵行必术(通达)”,以利通风透光和中耕。每蔟留苗三株,使禾苗幼小时有生长空间,以利分蘖,长大后能互相扶持,以防倒伏。在这基础上实行的中耕,不但除草务尽,而且包括间苗和定苗,要留强去弱,使之长势划一。以上技术的中心思想,一是去掉影响作物生长的各种不利因素,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二是协调作物个体之间的关系,建立最佳群体结构,使作物的生长由无序变为有序。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十分光辉的技术经验和农学理论。西欧中世纪长期实行平作撒播不中耕的休闲农业,相比之下,外国学者称中国传统农业为中耕农业。这种中耕农业,可以追溯到殷周时代以至更早,它是与垄作、条播等技术相配合的,其基础正是沟洫农业。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