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术自西亚经甘肃传入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冶金术自西亚经甘肃传入

绝大多数中国学者认为冶金术来自西亚。冶铜术出现在西亚的年代不晚于距今7000年,在我国至少有5000年的历史。迄今我国境内出土最早的铜器是甘青地区马家窑文化的青铜刀,还有锥子等器物,它们基本上都是出土在甘肃河西走廊这一带。

河西走廊地区早期治金遗存分布点

西城驿遗址位于张掖市明永乡下崖村西北3公里处,介于张掖黑水国南城城址和北城城址之间,东距黑水河约10公里,紧邻312国道。地处黑河流域中段西侧的冲积扇台地。在探源工程中,为了揭示河西走廊地区早期冶金面貌,探讨中国早期冶金技术,我们对张掖西城驿遗址进行了发掘,同时开展河西走廊地区早期聚落研究,2010年—2013年,联合开展了4个年度的发掘工作。4年共发掘了1350平方米,发现史前时期的房址90座,墙体19段,窖穴或垃圾坑357个,灶坑12个,灰沟19条,墓葬19座;获取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玉器、碳化作物、冶金遗物等各类遗物两千余件(份)。最为引人瞩目的是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铜器,主要有锥、环、刀、条等,并发现了制作铜镜和权杖头所用的范。铜器随着年份的推移逐渐增多。各期段均以铜锥为主。

西城驿铜器的材质二期以红铜为主,三期以合金为主,合金技术日益成熟。这个遗址提供了大约距今4000年到4200年之间的冶铜技术的情况。从矿料来源来看,河西地区北为天山——北山成矿省,南为祁连成矿省,蕴藏着大量的矿产资源。矿源可能就在河西走廊地区。

从西城驿发掘及调查情况来看,河西走廊发现冶金遗存的遗址间看不出生活资料或矿物资料的供求关系;各遗址在聚落内独立完成冶炼、合金配比、器物生产等;比中原地区夏代的制作铜器的产业链简单,比辽西地区红山文明的产业链略微复杂;可能与社会复杂程度相关。

这个遗址的发掘的重要意义就是对中国早期冶金起源及相关问题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特别是为早期东西文化交流,尤其是冶金术的传入情况提供了重要的资料。简单总结来说,铜制品可能在距今5000年左右,已经进入到河西走廊,冶铜技术最晚在距今4500年已经传入甘肃地区,然后继续向东传入黄河中游地区。

需要指出的是,冶金术在传入中原地区之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中华文明一个重要特色。西亚的铜器基本上都是兵器、装饰品、工具,但是传入中国之后,青铜容器的铸造技术被发明了。随着青铜容器的制作技术不断成熟完善,青铜容器与等级身份联系起来,只有高级贵族才能拥有青铜器,从而形成青铜礼器的制度。另外铜料和铜器的制作都被王权所控制,由专业的手工作坊来制作,这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点。

尧、舜、禹的“尧”这个时期的陶寺遗址在山西南部被发现,很可能是尧的都城。这个城址面积将近300万平方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功能分区,有宫殿区、仓储区、居住区和墓葬区。墓葬有1000余座,其中大型墓葬出土了陶龙盘、陶鼓、鼍鼓、大石磬、玉器、彩绘木器等表明等级身份的高等级文物,尤其是出现了铜器,表明当时社会已经有明显的分化。这些发现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现在的研究表明,青铜器冶铜技术传入中国之后,产生了两个区域的中心,一个是西北地区以河西走廊这一带为代表,延续到西亚中亚,主要是装饰品、武器和小件的工具。另一个在黄河中原地区,它主要精于青铜容器的制作及礼器的制作,形成了一个真正具有中华文明特色的冶铜中心。

位于洛阳东郊的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代后期的都城。在该遗址的中部,发现了内有多座宫殿的宫城。在与此宫城仅一路之隔的另一个围墙围绕的区域内,发现了制作铜器和绿松石等高等级物品的作坊,生产的铜器非常精致,仅在较高等级的墓葬中随葬。这表明这些高等级物品的生产已经被王权所控制,成为持有者等级身份的象征物——礼器。这个时候,从西亚传入的冶金术经过了将近一千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青铜文明。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