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云文化·滇云文化植根的经济土壤·农业经济与畜牧经济相结合
(1) 稻米之路
日本学者渡部忠世认为亚洲稻最早起源于“阿萨姆、云南”,即印度的阿萨姆邦,中国的云南省和缅甸的克钦等山岳地带。稻米的种植从这一地区往西经布拉马普特拉河和恒河一线传播到南亚地区;往南由湄公河传播到东南亚一带;往东沿长江传播到中国的东南地区。这就是“稻米之路”。不管这一说法是否准确,但是,云南是亚洲稻的最早起源地,这是为人们所公认的。
在云南少数民族中,有许多关于驯化和培养野生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的传说,例如傣族民间故事《一颗萝卜大的谷子》说:从前人们靠打猎捕鱼为生,一天,打猎的人们忽然闻到了一股香风,他们朝着风吹来的地方走去,在山坳的水塘里看到了许多又高又密的野草,草上结着无数萝卜大的果子,剥开一看,里面全是白生生的果肉,用嘴一舔,又香又甜,大家就吃起来,并给它起名叫“香稻米”。从此以后,人们就靠“香稻米”生活,但是野生的“香稻米”越来越少。一个聪明的人就教大家把“香稻米”播种到田里,小心培育,施肥灌溉,“香稻米”不仅长了出来,而且比野生的还要壮实,稻米成了傣族人民主要的食物。稻米自古就是云南各民族的主要食物。今天在云南许多少数民族中还流传着三国时诸葛亮南征,教民种稻牛耕的传说,这虽无从证实,但反映了云南各民族重视水稻栽培,不断发展稻作农业生产技术。
云南的稻作农业不仅发展很早,而且分布广泛。可以说从古到今,稻作农业便是云南农业的主要类型。今天云南的农业中,粮食作物也是以水稻种植为主,产量最高,分布最广。因此滇云大地属于中国南方稻作农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坝子的耕田邑聚
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公元三世纪庄跷入滇以前,云南分布着很多的民族部落,统称为“西南夷”,分属两种经济文化类型。一种是“椎髻”民族,过着“耕田,有邑聚”的定居农业生活;另一种是“编发”民族,过着“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的游牧生活。
从今天考古出土的情况看,云南很早就有了定居农业,定居农业遗址主要分布在河湖盆地和坝子地区,耕田邑聚成为云南坝区生产生活的主要类型。这种耕田邑聚,植稻种麦,栽桑养蚕,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长期延续下来,成为云南坝区定居农业的生产模和云南坝区经济基础。
(3) 夏上高山冬入深谷的游牧
畜牧业是云南的又一支柱产业。云南地域广阔,气候温湿,林草茂盛,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云南最早的畜牧业是一种游牧式的生产方式。司马迁说滇池:“西自同师以东,北至叶榆,名为嶲、昆明,皆编发,随草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千里。”就是说秦汉时期,在云南西至保山,东至滇池,北有大理、丽江的广大地区都是游牧民族活动的地区。他们随水草游牧,没有固定的居止。
云南人民很早就摸索出一套适合云南高山草场的游牧生产方式,按季节划分草场轮牧的游牧方式,是云南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适合云南高山深谷地理环境,充分利用立体气候的有利条件,通过循环利用山区草场的自然规律,来提高畜牧生产效率的科学的方式。因而这种夏上高山冬入深谷的游牧方式,至今仍为云南少数民族所采用。
在此基础上云南人民还创造了另一种游耕结合的畜牧生产方式,在那些宜农宜牧的坝区与山区结合地,人们发展起亦农亦牧,农牧并重的生产方式。即夏天人们把牲畜赶上高山放牧,腾出土地进行农业生产;秋冬季节,再把牲畜赶下高山,在收割了庄稼的田野上放牧。
(4) 刀耕火种与滇云生态
历史时期云南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农业生产上,一方面是坝区“耕田邑聚”,有发展程度相当高的精耕细作农业;另一方面则是山区少数民族地区粗放原始的耕作,即刀耕火种。大约在明清时期,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在云南分布广泛,几乎遍布整个滇云大地,到20世纪70年代为止,云南还有大约三百多万少数民族实行这种较为原始的农业耕作方法。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刀耕火种是以最简单的生产方式,最少的劳动投入,获取最大程度的收获的谋生手段。是历史时期一定地区与其生产力发展相吻合而且符合生态环境的耕作制度。
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医疗条件的改善,交通的改观,外来人口的迁入和当地人口的繁衍,当每平方公里超过十五人以后,人与地的矛盾日益紧张,在这样条件下仍然靠扩大刀耕火种面积来维持大量人口的生存必然会打破人与自然的协调,造成生态环境难于逆转的破坏。因此,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作方式走到了它的尽头,必将为更先进的生产方式所取代。
(5) 直上云天的梯田
在多山的云南省,可供农业耕作的平坝土地相当有限。而那些河谷两岸,深山之中,环山造田,垒土为埂,层层相叠,引泉灌溉,直上云天的梯田,在云南随处可见,它不仅是云南人文地理的一大景观,也是云南人民与自然抗争,利用山地资源发展农业的智慧结晶和创举。
云南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从事梯田稻作农业的悠久历史。居住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区的哈尼族更是创造了梯田稻作农业的奇迹。对于哈尼族来说,梯田稻作农业不仅带来了更多的丰收,而且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的农事和村社活动几乎都围绕着梯田的农作开展:他们创造了一套既实用又方便的物候历法,以树木发芽、开花或枯萎及候鸟鸣叫来判断季节,安排农事和祭祀活动;他们冬季开田打埂,春天撒种栽秧,夏天中耕除草,秋天收获尝新,都要在梯田的田间地头,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最隆重的是每年的开秧门,几乎成了哈尼族的盛大节日,全村老幼身着新衣,带着象征丰收在望的染成黄色的糯米饭和米酒来到田间,在层层梯田中,老人们相互祝福,青年人对唱山歌。当栽秧的喇叭高高奏起,德高望重的老人拔起第一把秧的时候,人们欢呼着涌进梯田,开始一年的栽插。这时的哀牢山,山歌绕山、梯田如画,衣着崭新、体格健壮的人们点缀其间,美不胜收。梯田和梯田文化正是云南各民族的一大创举。
(6) 明清云南屯垦与山区开发
古代,云南开发较早、发达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在坝区,山区的开发则较晚。但是到了明清时期,云南山区的开发出现了一个高潮。这一时期云南山区的开发与元明清以来中央王朝在云南实行屯垦戍边、移民实边的政策密切相关。
明清云南山区的开发,土地大面积扩大,而多数山区自然条件较差,不适宜水稻的种植,所以还直接导致了云南以种植玉米、蕃薯为主的山区新农业的开始。这一时期,随着移民大量迁入,在山区,引进了玉米、蕃薯的种植,逐渐取代了原来山区低产的大麦、燕麦和荞麦等,成为边远山区农民的“终岁之粮”。由于玉米、番薯的传入,原来不适宜种植稻、麦的山区得到了开发和利用,从而把山区农业生产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是云南经济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