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经《入燕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郝经《入燕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元]郝经

南风绿尽燕南草,一桁青山翠如扫。骊珠昼擘沧海门,王气夜塞居庸道。鱼龙万里入都会,澒洞合沓何扰扰。黄金台边布衣客,拊髀激叹肝胆裂。尘埃满面人不识,骯偃蹇虹蜺结。九原唤起燕太子,一尊快与浇明月。英雄岂以成败论?千古志士推奇节。荆卿虽云事不就,气压咸阳与俱灭。何如石晋割燕云,呼人作父为人臣。偷生一时快一己,遂使王气南北分。天王几度作降虏,祸乱衮衮开其源。谁能倒挽析津水,与洗当时晋人恥。昆仑直上寻田畴,漠漠丹霄跨箕尾。

《入燕行》赞扬燕太子丹与荆轲的“奇节”,当是郝经早年所作。作者三十岁这年曾“过督亢,至易水,投文酌酒吊太子丹。”当年荆轲就是带着督亢地图谋刺秦王的,临行时太子丹亲到易水送行。郝经“为人尚气节”,行经此处自然会情动于中而形之于歌诗。

诗歌开头先写幽燕之地的自然景色, “南风绿尽燕南草,一桁青山翠如扫。”一望无际的大平原,芳草萋萋;远处青山横亘,苍翠如画。 “扫”,此处是画的意思。杜甫《虢国夫人》中“却嫌脂粉涴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的“扫”字即用此意。三、四句“骊珠昼擘沧海门,五气夜塞居庸道”写当时蒙古帝国兴旺昌盛的景象。骊珠:宝珠,祥瑞的象征。《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龙之渊而骊龙颔下。”沧海:东海。王气:帝王之气。居庸:北京西北的居庸关。此二句大意谓:白昼,深藏东海的宝珠破水外现,闪闪放光;夜间,居庸道上充塞着帝王之气。当时蒙古已经灭夏、灭金, 占有大半个中国,并正向南宋发起大规模进攻,其势如暴风骤雨,不可阻挡。郝经似乎已经预感到,蒙古帝国即将席卷天下,囊括宇内。这场风暴将会对社会产生巨大冲击:“鱼龙万里入都会,澒洞合沓何扰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各色人物争相登台表演;各种矛盾冲突错综复杂,纷扰纠结。这两句诗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作了真实的概括,以下四句转入抒写作者自己在这大动乱年代里的遭遇和感受。 “黄金台上布衣客,拊髀激叹肝胆裂。”郝经胸怀大志,要干一番经邦济世的大事。然而现在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却仍然是一个“布衣客”,没有一展抱负的机会。他踯躅于黄金台下,怀念起那位知人善任的古代贤君,禁不住拍股长叹,肝胆欲裂。 “尘埃满面人不识,肮脏偃蹇虹蜺结。”

此二句生动地描写了自己的窘困“尘埃”二句写风尘奔波,困顿不遇,但却仍傲然挺立,不肯颓丧。“肮脏”此处是刚直倔强的样子。陆龟蒙《纪事》诗中有“感物动牢愁,愤时颇肮脏。”偃蹇:傲慢。“蜺虹结”,说胸中慷慨不平之气凝而为长空虹蜺。曹植《七启》:“慷慨则气成蜺虹。”

以上十句为第一层,即景抒怀,表现作者在那风云动荡的年代很想一展身手,却无路请缨,虽然穷困潦倒而又不甘寂寞等等复杂的思想感情。以下由个人的不遇想到古代燕赵之地的悲歌慷慨之士。 “九原唤起燕太子,一尊快与浇明月。”九原:本指九州之地,此处以全体代部分,特指九州之一的冀州之地。燕国屡受强秦欺负,土地不断被侵吞,这严酷的现实唤醒了燕太子丹,他举觞痛饮,指明月为誓,决心为国复仇。太子丹反抗强秦的办法是不足取的,他不从富国强兵、联络诸侯共同抗秦方面想办法,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这当然不可能成功。但是他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不愿生以待亡,而是不畏强暴,挺身而起,坚决斗争,这种精神是很可宝贵的。所以诗歌接下来评论道: “英雄岂以成败论,千古志士推奇节。荆卿虽云事不就,气压咸阳与俱灭。”太子丹和荆轲谋刺秦王的壮举失败了,但他们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浩然正气,却震慑了咸阳城,大灭了虎狼之秦的威风,他们那种不畏强暴的勇气,一直受到后人的推重和敬仰。

“何如”以下八句谴责石敬瑭卖国求荣,和太子丹、荆轲坚贞的爱国精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丹、荆用生命捍卫的幽燕之地,石敬瑭却拱手送人,毫不吝惜。郝经对这个民族败类表示了极大的蔑视,进行了无情的讽刺: “何如石晋割燕云,呼人作父为人臣。” “何如”二字以反语相讥,笔锋冷峻; “呼人”句则直斥其厚颜无耻。用语激切。 “偷生一时快一己,遂使王气南北分”石敬瑭为了个人的苟且偷生和穷奢极欲,不惜出卖大片国土,从而助长了北方游牧贵族的气焰,鼓励了他们的侵略欲望,致使大统一的中国长期陷于南北分裂、战争连绵不断的局面中。 “天王几度作降虏,祸乱衮衮开其端”二句进一步指责石敬瑭卖国所造成的历史恶果。 “天王”,指封建帝王,此处特指汉族政权君主。“几度作降虏”指:646年后晋出帝石重贵降契丹,1127年金兵陷汴京徽钦二帝被俘。作者认为这些相继不绝的祸乱皆由石敬瑭开其端。从五代至元,北方少数民族和南方汉民族斗争中的胜败兴衰,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不能都归之于石敬瑭,郝经对于石的历史罪责显然有些夸大。但这是诗歌,不是史论,我们应当从中体会诗人对民族叛徒的极端愤恨之情。他认为,这种丧失民族尊严的奇耻大辱,即使倾尽析津之水,也难以洗雪干净。

诗的结尾二句写作者对燕地另一高士田畴的仰慕: “昆仑直上寻田畴,漠漠丹霄跨箕尾。”田畴,三国魏无终人,好读书,善击剑。汉末董卓乱起,畴率宗族及附从者数百人入徐无山中,躬耕养亲,百姓归之,数年间至五千余家,道不拾遗。曹操北征乌桓,田畴为向导有功,封亭侯,辞不受曰: “岂可卖卢龙之塞以易赏禄哉!”卢龙,县名,商为孤竹国。孤竹国君二子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隐居不仕。田畴有治国之才却轻视爵禄,这是儒家的理想人物。郝经很崇拜他,因此要登上高峻的昆仑山去寻找他。跨箕尾,指傅说星。武丁得傅说为相而殷中兴,傅说死后,其精神跨于箕尾二宿之间,为傅说星。后来诗文中常以骑箕尾指国家重臣之死亡。此处说作者在昆仑山上没有寻到田畴,一抬头看见明亮的傅说星在广漠的天空中闪耀,这大约是田畴的高尚精神焕发出的光辉吧!

这首《入燕行》评论了燕地的几个古人,有褒有贬,爱憎分明。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而以气节作为裁量人物的标准。丹荆失败了,但他们是失败的英雄,虽死犹荣;石敬瑭成功了,爬上了皇帝的宝座,但却成了千古罪人。诗歌通过评论古人表达了诗人的人生信念,而这种信念又为尔后作者的实践作了验证,郝经在被拘的十六年中坚守节操,大义凛然,赢得了世人的盛誉。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