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大雹行》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元]王恽
至元四年五月十五日也
雷师掠地西山麓,北会丰隆出苍峪。崩云掩落赤日乌,列缺光腾烛龙目。黑风驾海天外立,万骑先声振林谷。云涛怒卷恶雨来,中杂冰丸几千斛。杀声咆哮屋碎瓦,百万神兵自天下。奋然横击合陈来,昆阳之战何雄哉!又如马陵之道万驽发,矢下雨如无魏甲。斧形鸡卵见自昔,异状奇模此其匹。野人庭户变绡馆,雾涌烟霾与龙敌。又疑鲛人泉客泣相别,泪洒珠玑恣狼藉。叶穿鸟死庭树惨,禾麦击平惊赭赤。神威收敛俄寂然,潇潇合浦还珠玭。整冠变色立前庑,但见土窝万杵一一皆深圆。五行有占非小变,调元失所谁之愆?又闻夏冬愆伏之所致,亦以坎冶持化元。孔子修《春秋》,二百四十二载间。特书雨雹凡两次,大率贬黜臣下侵君权。况今朱明壮阳月,胡为纵此群慝之所颛?历关上诉九虎怒,虮虱小臣非所言。独怜田家被灾者,寒耕热耘手足成胝胼。差科大命寄一麦,盻盻见熟疗饥涎。一新到口不得食,哀哉何以卒岁年!
《大雹行》为元代诗人王恽所作。这首仿乐府七言诗,为我们描述了元朝至元年间的一次雨雹灾害。
全诗可分作前后两部分。开头至“潇潇合浦还珠玭”为前半部分。诗人用大量笔墨铺排、渲染大雹前后天上地下的自然景观,为其罩上一层神奇魔幻的色彩。
起势如有神功相助,突兀而奇特。诗的前十句里,诗人借助神话传说中的雷师(雷神)、丰隆(云神)、赤日乌(太阳)、烛龙目(神名,人面蛇身,“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见《山海经》)和“黑风驾海”、 “万骑先声”等描摹写大雹欲来之声威,你看那:惊雷滚滚掠过大地, “北会丰隆”向大地压来,炸雷声中,仿佛九天之云崩塌,遮天蔽日一片昏暗。忽然,一道闪电划破这黑暗的长空,连“衔烛以照幽阴”的烛龙也感到光焰耀眼。就在狂风掀起滔天海浪,如“万骑先声”、山林振威之时,怒吼的云涛席卷着雨雹铺天盖地而来,有如百万神兵从天降,杀声咆哮,屋裂瓦碎,好不威风。至此,诗人由天上转入人间,以虚实交错之法,极与雹势之威、之奇、之恶。
昆阳之战和马陵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次战役。汉刘秀曾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以兵三千,大破王莽数十万大军。战国时,齐魏交战,齐军师孙膑与魏大将庞涓斗智,诱庞于马陵道,待庞至,万驽齐发,箭如骤雨,使魏全军覆没,庞涓自刎。诗人用典故虚写一笔,渲染了雨雹“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而“斧形鸡卵”,“异状奇模”是形容描写冰雹形状怪异,使人对这个从前出现过的“怪物”又增添了几分惊恐。接着,诗人又借神话传说进一步虚写雹势之大和雹形之奇。
据传说,南海有鲛人(即人鱼,又称渊客,后避唐李渊名讳,改泉客),居于海底, “出鲛绡纱,泉室潜织” (任昉《述异记》)。又传“鲛人从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积日绡,……临去,从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满盘,以与主人”《博物志》等)。由此可知, “野人庭院变绡馆”四句,是描写雨雹之中,老百姓的庭院水淹雹积冰冻,好象海底鲛室绡馆(或谓龙官,因鲛亦为龙之别名,绡纱又称龙纱之故);风烟翻滚、尘雾弥漫又好象是与腾云驾雾、呼风唤雨的龙王爷交战。而那满地散落的冰雹更好象是鲛人卖绡将别,相泣而出的珠子,它是多么富有人情味的神奇之物啊。这四句颇具浪漫神奇的色彩,仿佛把人们从一个恐怖无情的境地引向虚幻奇异的世界。在这里,诗人笔锋急转,又回到了现实人间, “叶穿鸟死庭树惨,禾麦击平惊赭赤。”正是这如同鲛人眼泪一般的雹珠,无情地摧毁了大地上的一切。
就在大雹全部展示了它的威、势、异、奇、恶之时,天神突然鸣金收兵,霎时,云开雾收,雨雹停息,天上人间一片寂静。诗人在这里笔势骤然一收, “神威收敛俄寂然”,更显出大雹迅疾、猛烈,正是妙用欲扬故抑之法。 “潇潇合浦还珠玭”是借用典故“合浦珠还”(见《后汉书·循吏·孟尝传》),比喻大雹收兵而返,且又巧妙地照应了前面鲛人泣珠一事。
总之,在诗的前半部分,诗人借助神话传说,历史典故,加之点化前辈诗句之神功,把人们心目中的灾种——雨雹形象化、立体化了。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则从冰雹说开去,借题发挥,表露出诗人忧国忧民之情怀。
“整冠变声立前庑,但见土窝万杵一一皆深圆。”当为转承句,它把诗由客观景物描写转入主观情感抒发。 “变声”二字深有含义:雨雹过后,诗人站在屋前,望着满地如同棒捣槌砸留下的雹坑,不禁黯然神伤,思绪万千。 “五行有占非小变,调元失所谁之愆?”“五行”这里指阴阳五行气候变化; “占”,吉凶的兆示;“愆”,过失,罪责。这两句是诗人自问,气候变化失常,出现大雹灾害,是朝纲失当的征兆,这是谁的罪责呢? “又闻夏冬愆伏之所致,亦以坎冶持化元。”有人说这是因为夏冬气候反常所致,因为古人认为“冬无愆阳,夏无伏阴,则无灾无雹”(见《春秋左氏传》);也有人认为是小人当政、朝纲不振造成的。坎, 《易经》卦名,喻占卜之事,与“五行有占”相呼应;冶,为灾之妖蛊,喻当权之奸小,与“侵君权”相关联。 “化元”与“调元”皆喻执掌政权、管理朝政之事。究竟如何,诗人没有立即作出判断回答,而是谈到了历史上的两次大雨雹: “孔子修《春秋》,二百四十二载间。特书雨雹凡两次,大率贬斥臣下侵君权。”在孔子编修的史书《春秋》中,专门记载了两次大雨雹(见《春秋公羊传》:僖公二十九年秋,昭三年冬记有大雨雹)。为此,曾有季武子问于神丰曰: “雹可御乎?”神丰回答:“圣人在上,无雹。”(《左传·昭四年》)就是说,雹可以防止,最好的办法就是正纪朝纲,君主大权不为奸佞所惑。这里,已把天灾和人祸联系在一起了。诗人仅借此表明自己和古人看法一致,认为天降冰雹是为了贬斥乱臣蛊惑君主、枉法行事而发生的反常气候。可是当年“朱明壮阳月”,夏无“伏阴”,阳光充足,为什么还要纵容“群慝”为害呢?考虑此诗写作背景,正值奸臣阿合马(见王恽《义侠行》解)擅权之际。可见,诗人认为,五行大变, “调元失所”,主要是“臣下侵君权”所致,天灾乃起于人祸也。想到这些,诗人的感情由忧虑转为悲愤无奈,“历关上诉九虎怒,虮虱小臣非所言。”对天子讲真话要遭到帝之左右的恼恨,我这个小小的臣民还是不要说的好。“九虎”原是王莽以虎为号的九个将军,这里喻指天子左右的佞臣。 “虮虱小臣”乃诗人自谦,也不无嘲讽之意。据历史记载:王恽拜监察御史时,“论列凡百五十余章”,并弹劾都水刘晸“交结权势,任用颇专,陷没官粮四十余万石”,权贵为之侧目。 (《元史·王恽传》)忠臣之心,昭然可鉴,欲言却止,实为反语,正是为了转承,以突出诗人忧思难遣的原因:“独怜田家被灾者”,“一新到口不得食”。农民们冬去春来,寒耕热耘,手脚都磨起了厚厚的老茧,他们把交纳朝廷征赋,结束食不果腹生活的希望都寄托在这麦收上了。“差科大命寄一麦,盻盻(xi)见熟疗饥涎。”可是,突然降临的灾难,夺去了一切,他们一无所获。“一新到口不得食”,是讲春秋时晋景公欲尝新麦,命人做麦粥欲食之,结果在麦粥到口之际病发而亡,应了桑门大巫言其新麦不能尝的兆言。诗人用这个故事来描述农民们眼看到手的庄稼化为乌有的惨痛,并为之发出悲愤沉重的慨叹: “哀哉何以卒岁年”!全诗的结尾处,留下了诗人深深的、抑郁难遣的忧愤。
这首诗以景起势,动静结合,层层渲染,一张一弛,欲抑先扬,行文注重气势充沛,文理贯通。突出地表现了王恽乐府诗善于铺排的特点。王恽乐府诗另一特点是构思造句好用典故,以使文笔曲折,有起有落。有时也直泄胸臆,不加隐晦,同时注意音韵扬抑变化对诗歌内容、主观情感的影响,突出了心理因素的作用,颇有“欲驰骋唐宋大家间”之气(《元诗选·王恽传》),不愧为元遗山之弟子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