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名都篇》原文|翻译|注释|赏析
[魏]曹植
名都多妖女,京洛出少年。宝剑直千金,被服丽且鲜。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楸间。驰骋未能半,双兔过我前。揽弓捷鸣镝,长驱上南山。左挽因右发,一纵两禽连。余巧未及展,仰手接飞鸢。观者咸称善,众工归我妍。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胎鰕,寒鳖炙熊蹯。鸣俦啸匹侣,列坐竟长筵。连翩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白日西南驰,光景不可攀。云散还城邑,清晨复来还。
《名都篇》在《乐府诗集》中被收入《杂曲歌辞·齐瑟行》,是曹植自制的新题乐府,以篇首二字为题目。
此篇诗作,从内容上分析,当是曹植前期之作。本篇诗意隐晦,后人理解不一,有人认为此诗反映了曹植少年时代的豪华放诞生涯,还有人认为是曹植以欣赏的态度夸耀自己的豪华生活,不一而足。但结合曹植的生平思想考察,不难看出这些说法都难以立足。
曹植建功立业的思想壮志,贯穿着他的一生,对“俗儒”、“淫游”是轻视的。他在《赠丁翼》篇中说过: “淫荡固大节,世俗多所拘。君子通大道,无愿为世儒。”在《节游赋》中又说: “愈志荡以淫游,非经国之大纲。”以曹植的这些思想对照《名都篇》来看,可知本篇显然不是对贵族子弟豪华生活的夸耀,而是明揭暗讽。朱嘉征在《乐府广序》中论此篇云: “刺俗也,负才之士驱驰声伎,而坐与时去焉。”此言则近诗意,理解得是正确的。
《名都篇》是以繁盛时期的洛阳为背景,以第一人称为京洛少年立言的形式,对名都一群贵族纨袴子弟饱食终日,一味耽于裘马游猎、沉于宴乐挥霍的荒淫生活加以讥讽;对他们虚度时光、无所事事的空虚庸俗生活表示惋惜并婉言警告。
篇首二句,泛指当时繁盛之名都是妖女和少年的麇集之地。以妖女为写少年作陪衬。这些京洛少年是些什么样的人呢?三、四句点明了他们的身份是贵族纨裤子弟。他们穿着华丽的衣裳,佩带着价值千金的宝剑。短短两句就把贵族纨裤子弟的那副公子哥的形象构绘出来。
“斗鸡”十二句集中描写诗作主人公的游荡生活。这一节写得详略分明,意旨可见。意谓这些浪荡子弟,成天消磨在斗鸡、走马的娱乐之中,即使有高超的骑射伎艺,也不过是用在打猎游玩而已,这对国家是无任何益处啊! “斗鸡”句为“走马”句作陪衬,简略而传神,一笔带过,可见其赏玩斗鸡之丑态。然后,笔锋急转,侧重描写其走马游猎生活,神情逼真,井然有序。先写其出猎时威风之气焰,一群纨袴子弟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行走在两排高大楸树之间的大道上,未及猎场忽遇双兔掠道而逃;次写其跃马直追之态;这里作者以“我”代指善射少年,此少年确有一股雄健气概,遇见猎物即不放过,一边取弓搭箭,一边跃马长驱直追至洛阳南山。其动作之敏捷,骑伎之娴熟,活灵活现犹见其人;再突出其射伎之不凡, “左挽”两句与下句“余巧未及展”相应,是说善射少年是用左手拉弓向右射发,形容善射少年故弄巧伎以炫耀本领,这一绝招已是一般善射能手所不及,而且又“一纵两禽连”,更显示出其本领不凡,但还有绝招未有施展,此刻恰好一只鹞鹰从对面飞来,随即举手迎头射下了它。善射少年的高超射伎,赢得了观者和众工的一片喝彩声。“观者”两句是从侧面对善射少年的高超射艺进一步烘托。作者为什么这样大动笔墨细描其射艺不凡呢?言外之意不是在讽其射艺虽高却碌碌无为,也不过小人之志算不得英雄吗!这一意旨在下一节里逐渐显露出来。
诗贵含蓄,隐晦之作必须从字里行间去体会,方可察到其味外之旨。此诗作,上下两节是有密切连带关系的,因诗人意不在颂其“射艺不凡”,故下节从另一角度尽写其宴乐挥霍之俗。 “归来”六句其意渐明,他们游猎归来又干些什么呢?他们言行不及国事,在平乐这个地方呼朋唤友大摆筵席,喝的是昂贵的美酒,吃的是“脍鲤胎鰕”和“寒鳖炙熊蹯”之类的佳肴,其奢侈挥霍无度可见一斑。诗至此已可收笔,但作者为明旨意,却改换镜头特写其无聊的贪玩浪费时日之苦。
“连翩”两句形象的写出他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成天泡在无聊的儿戏之中,写他们踢球击壤,轻捷灵巧的姿态,玩的可真够开心,一天的美好时光就这样白白地断送去了。日落西山全然不知,美好时光不知珍惜,临别时还要约定明日一早还到这些地方游玩取乐。弦外之音犹如在说,像这般少年天天把时间消磨在游猎、饮宴、游戏之中,这对国对已有什么益处呢!
纵览全篇,结合曹植的思想抱负去理解,本诗绝非是单纯抒写作者私情,仍不失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它是另一类型的慷慨之作啊!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