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原文|注释|赏析|译文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2,士以故归之3,而卒赖其力以脱虎豹之秦4。嗟呼!孟尝君特鸡呜狗盗之雄耳5,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6,得一士,宜可以南面而制秦7,尚何取鸡呜狗盗之力哉!夫鸡呜狗盗之出其门8,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注释】 1孟尝君:姓田名文,战国时齐国的公子,受封于薛(现山东滕县南),称孟尝君。他和当时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均以养士闻名,世称战国“四公子”。《孟尝君传》,即指《史记·孟尝君列传》。 2得士:与“士"相得,指孟尝君能“礼贤下士”。《史记·孟尝君列传》载,孟尝君家有“食客数千人”。 3士以故归之:以:因为,故:缘故。归:投奔。 4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此指秦昭王十年(前297),孟尝君入秦被囚,后靠门客能为狗盗者潜入宫中,偷白裘贿爱姬,才得以逃离秦国的事。 5特:只不过。雄:首领。 6擅:据有、专有。 7宜:应该。南面:古代君王坐北向南,臣在对面朝见,故称。制秦:制服秦国。 8出其门:出于孟尝君门下。

【译文】 世上的人都称道孟尝君能够取得贤能之士的欢心,贤能之士因此都投奔在他门下,他却终于依靠这些贤能之士的力量,从虎豹一样残暴的秦国逃跑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一个鸡呜狗盗之徒的首领罢了,哪里能够获得贤士呢?要不是这样,他独自掌握着齐国强大的政权,只要得着一个真正的贤士,就应该可以使秦王来朝拜他而制服秦国,哪里还用得着哪些鸡呜狗盗之徒的力量呢?鸡呜狗盗的人出入他的门下,这就是真正的士不归附他的原因。

【集评】 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卷五“笔力简而健,然一篇得意之处,只是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取鸡呜狗吠之力哉!先得此数句,作此一篇文字,然亦是祖述前言。韩文公《祭田横墓文》云:当赢氏之失鹿,得一士可王。何五百人之扰扰,不能脱夫子于剑芒。岂所宝之非贤,抑天命之有常?

明·归有光《文章指南》智集:文章简短,难得气长,惟王半山《读孟尝君传》、韩退之《送董邵南序》、内有许多转折,读之不觉气长,真妙手也。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士:凿凿只四笔,笔笔如一寸之铁。不可得而屈也。读之可以想见先生平执拗,乃是一段气力。清·余诚《重订古文释义新编》卷八:“通篇只有八十八字,而有四层段落,起承转合,无不毕具。洵简劲之至!然非此等生龙活虎之笔,寥寥数语中,何能得此转折,何能得此波澜。文与可画竹,尺幅而具寻丈之观,此其似之。至议论之正大,尤堪千载不磨。近代·胡怀琛《古文笔法百篇·用笔矫变法》:林西仲曰:《史记》称孟尝君招致任侠奸人入薛,其所得本不是士。即第一等市义之冯谖,亦不过代凿三窟,效鸡呜狗盗脱难之力,何尝有谋国制敌之虑?龙门“好客自喜”一语,早已断煞,而世人不知,动称为能得士,故荆公作此以破其说。篇首崛起,“世皆称”三字,是与龙门赞语相表里,非翻案也。百余字中有起承转合在内,警策奇笔,不可多得。

【总案】 读《孟尝君传》是王安石的读史札记,严格的说是篇既短小精悍而又别开生面的史论。在这篇著名的短篇杰作中,王安石对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观点,提出了异议。他认为真正的“士”应当是经世济时的雄才大略,而绝非孟君所养的有鸡呜狗盗之能的“士”所能比的。这不仅是彻底的翻历史的老案(之前已有人提出异议),而且也不动声色地以史实嘲讽了北宋士大夫呼朋聚党的恶劣时风。

一篇仅88字,四句话的短文,竟把论史与刺时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若非政治家之眼光,文学家之手笔,断难为之。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不足百字的奇文中,起承转合具全,文笔曲折多变,推理严而气势非凡。全文从“世皆”起笔对传统观点提出质疑,接着用“嗟夫”一顿,以下连用三个反诘句进行逻辑推理,层层紧逼地把世人的看法:驳得体无完肤。读后既给人以深刻的历史启迪,又唤起人们对现实的关注,的确是“千载不磨”的范文。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