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七言律诗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诗经典·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七言律诗原文|翻译|赏析|注释

杜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作者小传】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因称“杜樊川”。大和二年(828)进士及第,又登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为弘文馆校书郎,入江西、宣歙观察使幕和淮南节度使幕,入朝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又为宣州团练判官,复回京任左补阙,转膳部、比部员外郎,出为黄州、池州、睦州刺史,擢司勋、吏部员外郎,出为湖州刺史,人为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两《唐书》有传。今人缪钺有《杜牧年谱》。其诗与李商隐齐名,时号“小李杜”。以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纯,风华流美,气势豪宕而情韵缠绵,常能寓讽谕、感慨于景物描写之中。其五言古诗则多融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多感发时事、直议朝政之作。清冯集梧有《樊川文集注》,并编有《樊川诗补遗》。

【解题】

此诗作于文宗开成三年(838),时杜牧在宣州(今属安徽)观察使幕任团练判官。开元寺:在宣城北陵阳三峰上,东晋时建,初名永安寺,唐代改名开元。宛溪:在宣州东门外,绕城而流,见李白《秋登宣州谢朓北楼》诗注。诗中抒发了对宣州六朝文物荒芜、而风景依旧的无限感慨、惆怅之情。颈联二句写所见景物和所闻声音,以“千”与“一”对,使多与少相映成趣,以“雨”与“风”对,写自然现象颇富情韵,宋代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四将它与温庭筠的“羌管一声何处笛,流莺百啭最高枝”同誉为“锵金戛玉”。

【注释】

①此句意谓六朝遗迹都已被高连天空的荒草淹没。六朝:指三国的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于建康(后改建邺,即今南京)。宣州离建康很近,当时为京城近辅。文物:指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②二句用不能效范蠡泛舟五湖事抒发感慨。《史记· 越世家》记载: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后,认为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就装其轻宝珠玉,与其徒乘舟浮海而行,终不归。《吴越春秋》卷六称范蠡乘扁舟,出三江,入五湖,人莫知其所适。五湖:指太湖及其周围四个小湖。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