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山路松声图》题画诗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寅

女儿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

试从静里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

【评说】

本诗选自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唐寅《山路松声图》题诗。

这幅画,是唐寅山水画的代表作品之一,今存,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绢本,纵194.5厘米,横102.8厘米。 画家以高远法表现“连江叠巘”的江山景色,前景是一座木桥横跨溪谷之上,连接宛曲的山路,桥上有一位长者袖手观泉,一童子抱琴随侍,飞瀑三叠,在古松背后,依次跌落,时隐时现,逶迤长流,漱石鸣涧,发出清泠泉声。中景,三株凌云古松由左向右横伸,枝干交错,穿插掩映。后景则是正面迎来的峻山崇岭,衬远山淡影,山石画法,明显取法于李唐、刘松年,但又有自己的风格,在皴的基础上兼以水墨晕染,使峰峦奇峭中孕育着清润秀硬的独异面貌。

唐寅很会做诗,他的题诗直叩题面,首句写山路,次句写松声、泉声,写尽画题之意。这里的女儿山,不是晋代张轨隐居的地方,也不是李贺诗里描写的家乡的山。这座无名小山在江南,唐寅的诗里多次提到它,如《春游女儿山图轴》:“女儿山前春雪消,路旁仙杏发柔条。心期此日来游赏,载酒携琴过野桥。”《题自画山水》:“仙杏柔条映小寰,柴门流水自潺湲。心期写处无人到,梦里江南女儿山。”本诗的次句,唐六如运用拟人化手法,描写谡谡松涛懂得应和着清溪的水泉声,汇成美妙的天籁,回荡在女儿山崖间,令人神往。诗的第三句点到画中的人物身上,老人在小木桥上悠闲地侧耳静听,仿佛从松韵泉声中,因象悟道,领悟到宇宙人生的真谛,诗人油然唱出“便觉冲然道气生”的诗句,收束全篇。唐寅晚年学佛学。画幅上钤有“梦墨亭”、“南京解元”、“逃禅仙吏”三方印章。可见诗中的“道气”,便是“禅意”、“禅境”。禅家强调万物有性,木、石、水、月,皆可照见禅心。画中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物象融为一体,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交合为强烈的审美感受,得到人生的顿悟和心灵的愉悦。题画诗使“安住禅悦”的理性意念形象化,启人心智。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