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唐宋五代词·皇甫松·采莲子》皇甫松
皇甫松
菡萏香连十顷陂①。小姑贪戏采莲迟②。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船动湖光滟滟秋③。贪看年少信船流④。无端隔水抛莲子⑤,遥被人知半日羞。
注释 ①菡萏:荷花。《尔雅·释草》:“(荷),其华菡萏。”陂:池塘。②小姑:年轻的女子,少女。贪戏:贪恋嬉戏玩耍。③滟滟(yàn):水波动荡闪光的样子。④信:随意,听任。信船流:听任着船儿随着流水四处飘荡。⑤无端:无缘无故,没有原因。
鉴赏 第一首词是描写采莲女子的天真活泼之态,第二首是描写采莲女子的大胆与娇羞之态。两首词词风清新,一扫花间派的绮丽浓艳之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风情人物图,富有民歌气息。
仕女图 【清】 管念慈
两首词两相映照,密不可分。“菡萏香连十顷陂”,这一句首先从视觉与嗅觉两方面给读者以冲击:一望无际的水面上是大片大片的荷叶,真有杨万里笔下“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感觉。一阵微风吹过,水面上荡起微微涟漪,尚未凋谢的荷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整个画面充满清幽寂静之美。“小姑贪戏采莲迟”,少女由于平时独居深闺,煞是寂寞,今日与众姐妹一起入荷塘采莲,她划着小船,在荷叶中穿梭嬉戏着,因而耽误了时间。“晚来弄水船头湿”,“晚来”承接上句的“采莲迟”,“弄水”照应了上句的“贪戏”。贪玩推迟了采莲时间,只能晚回家,她坐在船头上,一边欣赏着荷塘景色,一边用脚丫拍打着水面,水溅到船上,弄湿了船头。天真活泼之态尽现,然而更有令人出乎意料之举,“更脱红裙裹鸭儿”。一只鸭子孤零零在水面上游荡着,少女看见了,就将其抱入怀中,怕它冻着,甚至脱下红裙裹着它。正如清况周颐在《餐樱庑词话》所言:“写出闺娃稚憨情态,匪夷所思,是何妙笔乃尔!”
第二首首句“船动湖光滟滟秋”与第一首一样,同样是描写荷塘湖面风光。此时正是午后,阳光洒落在湖面上,湖上波光粼粼,水波荡漾,倒映在湖中的秋色也随之荡漾。“滟滟”表明水波荡漾。“船动”是对“湖光滟滟”的解释,湖面上的水之所以会荡漾,既非风吹水动,亦非飞鸟掠水而动,而是“船动”。“秋”,一则即指秋色,二则点明此时正是采莲时节。“贪看年少信船流”,表明了主人公是位女子。由于长期幽居深闺,很少见到男人,此时看到一英俊男子,采莲女竟停止划桨,痴看着意中人,任由船儿漂流。“贪看”二字充分体现了采莲女的大胆与热情。湖水荡漾,女子的心中也荡起阵阵涟漪,英俊少年激起了她追求爱情的勇气,于是她“无端隔水抛莲子”,抓起一把莲子,扔向那少年。“莲”与“怜”谐音,在南方民歌中,扔莲子有表示爱情之意,此女子借此向少年表达爱慕之意,饶有情趣。“无端”表明该女子根本没有考虑后果就将莲子抛出,甚至将女孩的矜持都置之不顾了,此处可以看出其大胆。“遥被人知半日羞”,莲子抛出后,才发觉周遭正有人看到此场景,这是多么不好意思啊! 想到此,她不由得低下了头,羞红了脸,心里暗暗埋怨自己太鲁莽了,为什么不等到无人时再扔呢?“半日羞”,将一个处于青春朦胧期的女子娇羞之态表现得活灵活现,主人公的形象也更加丰富饱满。
“此二首中之‘举棹’、‘年少’,皆和声也。采莲时,女伴甚多,一人唱‘菡萏香连十顷陂’一句,馀人齐唱‘举棹’和之。第二、三、四句亦同。此二首写采莲女子之生活片段,非常生动,读之如见电影镜头,将当日采莲情景摄入,有非画笔所能描绘者。”(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
此二首词通过对采莲女子的几个微小动作的描写,将她的天真烂漫与娇羞之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真是“人情中语,体贴工致,不减觌面见之”(明汤显祖评《花间集》卷一)。语言清新隽永,既有精致华美之风,又大胆吸收、借鉴民歌的朴实直率,浑然天成。(肖巧红)
集评 明·钟惺、谭元春:“写出极憨便佳。”(《唐诗归》)
链接 皇甫松《采莲子》词的体制之辨。《采莲子》原为唐代的教坊旧曲,后用为词牌,单调,二十八字,平声韵。皇甫松的这两首词作,也有人将其视为七言绝句。如清王奕清《钦定词谱》卷一云:“此亦七言绝句,其‘举棹’‘年少’(按:皇甫松此二首作品的第一、第三句后注“举棹”二字,第二、第四句后注“年少”二字),乃歌时相和之声,与竹枝体同。但《竹枝》以‘竹枝’二字和于句中,‘女儿’二字和于句尾,此则一句一和声耳。”从这两首作品的体制之辨,可以看出早期词作和诗歌之间的密切联系。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