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首页·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精讲·第二篇 散文、辞赋、骈文专卷 下册·中国古代辞赋与骈文
(三)六朝辞赋嬗变时期
我国辞赋文学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了许多变化,特别是在南北朝时代,由辞赋滋育与衍生的另一种文体——骈文,应运而生,曾经一度取代了辞赋作为主流文学的地位。此后,两体则分道扬镳,各自走着不同的道路,一直影响着唐宋及后世文学的发展。延至清代,文坛上虽然出现了“中兴”现象,但其统治之尊位,自从汉大赋由小赋取代之后,一直为诗歌或其他文学样式(如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所占踞,即使在清代文坛“全面繁荣,百花齐放”中,也未能复位。
以下着重记述魏晋(即三国两晋)以及南北朝时期的辞赋文学的发展状况。
①魏晋辞赋之初变
三国两晋时期的辞赋还在发展,其状况比较繁盛。但文坛的统治样式却已让位于诗歌。这时的辞赋作家,往往由诗人兼任,留下了不少优秀篇章。其形式,不再是大赋,而是抒情小赋;赋中语言,也常呈骈骊。
建安与正始时期。这是我国五言诗荣盛时代,但也不乏辞赋的创作。今存建安辞赋作品一百五十多篇,超过现存汉赋的总和。创作最多的是曹植,约有五十多篇,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据有关研究者剖析,建安辞赋文学,具有四大特色:第一,视野拓宽、题材扩大,尽量摄取普通人、普遍事、一般物人赋,冲谈汉赋那种贵族气。第二,加大反映社会现实的力度,摆脱赋体“极声貌以穷文”(刘勰语)的桎梏,让自己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政治性。第三,抒情性成为这一时期辞赋作品的不可或缺的要素。王粲的《登楼赋》和曹植的《洛神赋》,都很好地呈现了这个特色。第四,建安赋作的篇幅,一般短小精悍。以曹植为例,他现存辞赋作品四十三篇,其中除了《洛神赋》和《九愁赋》为长篇,以及十二个残篇之外,其余均为短制,不少是一二百字,最短的如《静思赋》,只有七十多个字。
建安时期辞赋的主要作家和作品,按事类归纳,分述如下——
一是,富有现实性与政治内容者。有阮瑀的《纪征赋》、陈琳《武军赋》、徐干《西征赋》、曹丕《临涡赋》和王粲《浮淮赋》等,曹植的长赋《九愁赋》,也属此类。
二是,托物言志,借由抒怀者。有祢衡的《鹦鹉赋》、王粲《登楼赋》和刘桢的《遂志》等。
三是,渊源于上古神话或古礼而演绎故事者。有曹植的《洛神赋》等。
四是,描写苑馆、都城之赋。有刘桢的《鲁都赋》等。
此外,还有善赋的其他人士。如应玚的《西狩赋》,惜未见其原作。
曹魏正始时期,赋坛上还有重要作家何晏、阮籍、嵇康和向秀等人,所作之赋仍以小赋为主。如阮籍的《猕猴赋》、《鸠赋》均为带有讽谕性的小赋;嵇康的《琴赋》,虽与汉人同名赋相近,但其抒情性大大加强。何晏的《景福殿赋》,用的是汉大赋宫殿题材,然而不以“品物毕图”见长,而是以描述精到动人;至于“七贤之一”的向秀,所作的哀吊嵇康的赋和吕安的《思旧赋》,均情辞痛切,更为引人。
两晋时期的辞赋仍相当繁盛,作家、作品层出不穷。据史料所载,这时期传世作品数量,超过东汉建安时期。这时辞赋的形式,大赋与小赋并存,而以小赋为主。傅玄今存赋五十多篇,其篇幅均比较短小。不过,在太康时,曾经出现了一篇轰动当世的著名大赋,即左思《三都赋》。他用十年时间完成了这篇力作,对三国的三个都城——蜀都、吴都和魏都进行详尽描绘。据传,左思为了弥补汉大赋描写物产、建置方面存在的虚妄与不实之处,故而在写《三都赋》时,特依据地图、方志和各地风习加以考定。《三都赋》问世后,传抄甚众,弄得“洛阳纸贵”。的确,此赋是比较真切地反映了三都的景况。不过,“在艺术上较之前人无多大突破,只是更能体现‘品物毕图’的原则罢了”(徐公持语)。
太康赋坛出现了若干重要作家,如:潘岳、陆机、张华、成公绥和傅玄等人。潘岳作赋较多,收入萧统《文选》的就有:《籍田赋》、《射雉赋》、《西征赋》、《秋兴赋》、《闲居赋》和《怀旧赋》、《寡妇赋》以及《星赋》等八篇,其中《西征赋》、《秋兴赋》最为著名。陆机以赋哀故友,诗意充溢的《叹逝赋》和“备言甘苦,具陈文心”的《文赋》,也很有名。此外,还有张华的《鹪鹩赋》、成公绥的《啸赋》等,也都各有自己的特色。但它们的共同缺点是:铺采摛文过了头,文辞藻饰太浓盛,艺术魅力反而被削弱了;有的仿作较多,如傅玄五十多篇中,约一半左右赋题多袭前人,缺乏应有的创意。
东晋赋坛,总体上大逊于西晋。在南渡初期,还呈现过“暂见消歇”的状态。后来,出现了木华的《海赋》和郭璞的《江赋》,描写了前人未曾涉及的题材与景色。特别是木华的《海赋》,细描了大海变化的种种情状,名满当世。再后来就见到了玄言诗代表兼赋家孙绰,主要作品有《遂初赋》和《游天台山赋》等,还有袁宏的《东征赋》。直至晋宋之交,赋坛上更出现了一位大诗人兼赋家的陶潜的作品,最著名的赋就是《闲情赋》和《感士不遇赋》等作品。
他们这些辞赋作品,在文风上比西晋有了较大改变,少雕琢、多自然,风格比较明快清新。如孙绰的《游天台山赋》,是一篇为《文选》列入“浏览”栏的纪游辞赋,僻字奇词已经少见,文辞本色自然,气韵也较畅达。陶潜的《闲》、《感》两赋,更具有一般辞赋所无的自然平易的特殊风貌,为辞赋作品开出了新境。两晋思想界与文坛上玄学兴盛,辞赋不能不受到影响。嵇康的《琴赋》,就已藏有若干玄理,从西晋到东晋,这个影响逐步加强,以至妨碍辞赋的更好抒情。
魏晋辞赋,不仅在思想内容上受着玄学的浸漫而发生某些变异,且在艺术表达上,也增加了骈骊对仗的色彩,出现了单句对、隔句对和长句对等若干对偶方式。在潘、陆、木、郭等人的辞赋中,甚至通篇俳偶,力求句式整饬,使自己作品朝着骈化方向发展。
②南北朝辞赋之异化
我国辞赋发展到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异化现象。这是因为这个时期是一个崇尚骈骊的时代,不论诗文或辞赋,都朝着骈化发展,甚至一些日常应用文,也采用骈体形式,文坛上骈体极盛,原来带有骈骊倾向的辞赋,也自然而然地被异化了。因此,人们对这个时期的辞赋,就叫“俳赋”(即“骈赋”)。这就是排比声律,骈四骊六之作。其实,它与一般骈文,已无多大区别。后世若干六朝骈文选本,如清人李兆洛《骈体文钞》和清人陈元龙等编的《历代赋汇》,都争着把著名的《芜城赋》和《别赋》收录了进去,已经难于辨清其“赋”与“骈”了。
这个时期的辞赋作家、作品从略,而将南北朝的骈文,另辟专题着重予以绍介。
(四)唐宋辞赋再变时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