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鼎《七言诗·寒食书事》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赵鼎《七言诗·寒食书事》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赵 鼎

寂寞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

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

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原诗今译】

寂寞的村落里,篱笆织起了柴门,

此地也懂得寒食插柳,岁时更新。

中原际此禁烟的习俗在这儿无闻,

但携家上冢的民俗,却沿袭遵循。

此地见不到祭祀汉寝唐陵的麦饭,

唯有野径梨花,开满了水滨山溪。

我樽酒踏青,饮醉了青苔上躺卧,

谁管它什么城头暮笳,起奏声频。

【鉴赏提示】

假如你沦落他乡,每一个节日可能使你倍感寂寞;假如你被迫离开故国,成为丧失了自己借以生存的土地、借以取得精神沟通的文化传统的游子,那么你就是一个没有根的人,一个失去保护和价值的人。这种生活该是多么寂寞冷落呢!这首诗的首联就把这种怅然若失、失魂落魄的精神状态推到了读者面前。

靖康元年(1126),金兵攻破汴京,北宋灭亡。高宗赵构偏安江南,建立一个忍辱苟安的南宋政权。在此国破家亡之际,多少爱国之士慷慨悲壮,激愤满怀。赵鼎作为一名爱国朝臣,却因朝庭的苟且偷安,奸臣陷害,不能实现收复国土的远大抱负,反被迫谪居潮州(今广东潮阳县)。此诗正是谪居时的作品。

本来“清明时节”,当是“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好时光。但在诗人眼里却是寂寞而冷清的。实际上是天不冷人人自冷,春不寂寞人寂寞。这种“寂寞”再配上荒村和“柴门”,便更显得凄楚、悲凉,显出人生的困顿。紧随首句,诗人又写“也教插柳记年华”,为什么要用“也教”两字呢?春天“插柳”,无论是一种惜春的象征,还是一种记年岁以惜光阴的行为,都带有某种愉快心理。但是诗人用“也教”,一方面写出了他百无聊赖、强打精神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写出了此时的“插柳”已非惜春与惜光阴,而是为了记取那沦落他乡为异客的年岁。两层意思,浓缩而强烈地写出诗人此时心中的愁苦滋味。

这种苦味是一种深沉的隐痛,它弥漫胸怀,使人触目伤情。古代民俗清明节一般是祭祖之日,人们通过这种方式以保持后辈与先辈之间的精神联系。它成为尊崇并继承自己文化的、历史的、传统的一种方式,这在那时非常重要。“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这里诗人用庞德公携全家祭祖的事实写自己不能祭祖的哀事。诗人以其敏感忧戚的心理感受到了: 虽然在偏远的岭南 (今广东一带古称粤)没有在寒食节禁烟、禁火的习惯,但在清明节前后却能全家出动去扫墓,去祭祖,而自己却不能。诗人用“亦”字既表明南方与中原风俗相通,但更重要的是表明南方的人尚能全家祭祖,而沦落之人则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祭不成自己的祖先,写出既不能与死去的人相聚,亦不能与活着的人相见的悲苦事实。笔法和情感含蓄深沉。

接下来,诗人想象着那已成为天涯的故国,在这传统节日中又该怎样呢? 那是千百年来自 己的祖先曾经生活、建设、安息的地方,想起那代表民族光荣历史的汉唐时代。诗人以清明节为联想的基点,把这一切都浓缩化归为“汉寝唐陵”这个意象。而此时的“汉寝唐陵”前,他们的子孙已不能在祭日奉送一份薄祭的麦饭。只有荒野中独自开落的梨花,渲染一片素洁的悲悼之情。到此颈联,诗人内心的隐苦已达顶点,但在表达上仍是含蓄的。

是呵,诗人又能怎样呢?便纵有一腔热血,卓越的才能,满怀的爱国复仇壮志,又去何处倾诉、实现呢?只有借酒浇愁,醉生梦死。而这样做,诗人的内心更加痛苦,这痛苦不仅仅来自对外在环境的不满,而且也来自对自身的不满。当然这种精神状态不及岳飞“怒发冲冠”慷慨激昂,也没有陆游“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和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来得悲壮,但这首诗却别具一格,有一种掩饰不住的怒火,蕴含着复仇的心胸与对故国的思念,以及这一切均无法实现时的压抑、痛苦和无限怅恨,诗人借事写情,以情说事,蕴藉含蓄,写出了部分南宋士大夫的心态和情感。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