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雅·小雅·鹿鸣之什·天保》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经《雅小雅鹿鸣之什·天保》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

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谷。罄无不宜,受天百禄。

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

君日卜尔,万寿无疆。(11)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12)民之质矣,日用饮食。(13)

群黎百姓,遍为尔德。(14)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15)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16)



【注释】 ①保:保佑。一说安抚,《郑笺》:“保,安。”孔:甚。固:巩固。②俾:使。单、厚: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单、厚同义,皆为大也。”除(zhu):赐予。③庶:《毛传》:“庶,众也。” ④戬(jian剪)、谷:《毛传》:“戬,福。谷,禄。” ⑤罄:尽。⑥遐(xia霞):远。⑦兴:《郑笺》:“兴,盛也。” ⑧阜:土山。⑨吉、蠲(juan娟):《毛传》:“吉,善。蠲,洁也。酒食也。” 孝享:献祭。《毛诗传笺通释》:“孝、享,二字同义。” ⑩禴(yue月)、祠、烝、尝:四时祭祀宗庙的祭名。《毛传》:“春曰祠,夏曰禴,秋曰尝,冬曰烝。”公、先王:朱熹《诗集传》:“公,先公也。谓后稷以下至公叔祖类也。先王,太王以下也。”按,公叔祖类为古公亶父的父亲,太王即古公亶父,周文王的祖父,见《史记·周本纪》。(11)君:指先公先王的神灵。卜:《毛传》:“卜,予也。”(12)吊(di帝):《诗集传》:“吊,至也。神之至矣,犹言祖考来格也。”诒:赠送。(13)质:朴实。(14)群黎:众民。百姓:百官。为:感化。《毛诗传笺通释》:“为,当读如‘式讹尔心’之讹;讹,化也。”(15)恒:陈奂《诗毛氏传疏》:“恒者,月上弦之貌。”骞(qian牵):亏损。崩:崩坏。(16)或:有。承:继承。



【译文】 苍天保佑赐安宁,王权牢靠国昌盛。使您实力加倍增,何种福禄不给您?使您财力日丰盈,民富国强万事兴。苍天保佑赐安宁,使您幸福享太平。万事如意尽称心,受天百禄真荣幸。您的洪福天降临,唯恐降福时日紧。苍天保佑赐安宁,没有一样不兴盛。天祚宛如高山岭,天祚宛如大丘陵。又如百川归大海,没有一样不添增。择吉洗濯置酒宴,敬献神祗供祭享。祭祀苍天四季忙,供奉先公和先王。先君说要祝愿您,祝您万寿永无疆。祭祀神祗神来临,赐您宏福和洪运。纯朴厚道好百姓,天天吃饱就算行。无论贵族和黎民,深深感激您恩情。您像月亮渐丰盈,您像太阳在东升。您像南山永长寿,永不溃崩不亏损。您像松柏永茂盛,子孙后代相继承。



【集评】 宋·欧阳修:“《天保》六章,其义一也,皆下其上之辞,其文甚显而易明……大抵此六章文意重复,以见爱其上深至如此尔。”(《诗本义》卷六)

宋·王质:“此诗第一、第二章,道天情至再。第三章天隐而不可凭,则以物之大者喻之。第四、第五章,道神情至再。第六章神亦隐而不可凭,则又以物之极大者喻之。前七‘尔’、后四‘尔’,皆天神下辞达其君也。前五‘如’、后六‘如’,皆天神指物喻其君也,大率皆藉天神为辞。”(《诗总闻》卷九)

宋·杨简:“是诗祝颂之辞,重复不已,既曰单厚,又曰何福不除;又曰多益,又曰莫不庶;又曰戬谷,又曰罄无不宜;又曰百禄,又曰遐福莫不兴。如阜、如冈、如陵、如川,可谓重复又重复,下之爱其上,祝之颂之,不能自己之情形见于此。”(《慈湖诗传》卷十一)

宋·黄櫄:“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如松柏之茂,广譬曲喻,言有尽而意无穷,岂周人之媚其君哉?予尝三复是诗而见君子爱人之意。曰俾尔单厚,以信厚之德期于君也。曰吉蠲为饎、是用孝享,则奉先思孝之意也。曰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则敛福赐民之意也。是数者皆所以受福之资与,详其喻于形容之中,而寓其意于劝戒之际,此臣报君之志也。”(《毛诗李黄集解》卷二十)

宋·辅广:“此诗六章皆只言其盛大、悠久两意,然世固有盛大而不能悠久者,则所谓盛大亦无足称焉,故此章(四章)以下,多只言其寿考久长之意而已。……《天保》之臣祝其君以福禄,言有尽而意无尽也。”(《童子问》卷四)

元·刘瑾:“《鹿鸣》以下五诗,所言非同一事,所歌非同一时,所宴非同一臣;而其臣之答之,则唯同歌此诗。……试取前五诗分而读之,而各以此诗答之,尤可见其一时君臣相与殷勤忠厚之意。”(《诗传通释》卷九)

元·刘玉汝:“今考其辞……言‘如’者九,言‘福’者三,言‘寿’者二,而又曰禄曰德,其繁复亦至。然意有序而不乱,辞相变而不齐,故虽繁复而不觉,善于咏者也。”(《诗缵绪》卷九)

明·朱善:“是诗前三章言天之福吾君,后三章言神之福吾君。故三章以山阜岗陵喻其福之兴盛,以川之方至喻其福之盛长,所以终首章而下之意。六章以日月松柏喻其福之方进而不已,以南山喻其福之有常而不变,所以终四章而下之意。”(《诗解颐》卷二)

明·袁仁:“或问《天保》,获福之言,何其繁也?曰,前三章言天之福吾君,而山、阜、岗、陵及川之喻,所以终上两章之意也。后三章言神之福吾君,而日、月、南山、松柏之喻,所以终四章、五章之意也。人臣爱君之心无已,又何嫌其繁乎?……以莫不兴,以莫不增,奈何?曰,以莫不兴贯下山阜岗陵,言其积小以高大也。以莫不增承上川之方至,言其由少而增多也。言神而必及民者何?曰,民者,神天之主也。君而求福,须自民始。世每自质而趋文,民贵由今而返古,故民以质朴为美。”(《毛诗或问》卷下)

明·吕柟:“一章言多;二章言长;三章言多则如山阜岗陵,长则如川之方至也。四章言先祖赐福也。言天之保定,有验于先祖赐福也。盖万寿无疆,斯能享多且长之福耳。五章、六章则言福之实也。故日月言照民之不已,南山言安民之不已,松柏言庇民之不已也。然非君先能以德及民,则固无以格天与祖,获其寿而享其福也。是德者,寿之本。寿者,诸福之源也,于此可见民为神天之本。”(《泾野先生毛诗说序》卷三)

明·孙鑛:“妙处全在重重复复上,惟如此乃见臣子祝愿无已之意,悃诚殚竭,恣态横溢。”(《评诗经》)

清·朱鹤龄:“诗曰于公先王,周未有称先王者,其作于武王以后明矣。此诗既曰答前五篇,然则前五篇亦作于武王之后明矣。前三章言天之降福于君,四、五章言祖之降福于君,群黎百姓遍为尔德,此受福禄之本也,末又终四章以下之意,与三章遥接。”(《诗经通义》卷六)

清·姚际恒:“此臣致祝于君之词。郑氏因《小序》云‘下报上’,遂谓:‘《鹿鸣》至《伐木》,皆君所以下臣也;臣亦宜归美于王,以崇君之尊而福禄之,以答其歌。’如此说《诗》,固执已甚。季明德曰,‘若此则出于有意,而非平时爱君之本心矣。况前五诗者,所用异时:不知为何时之燕而作耶?将先作此诗,随其燕而皆以此答耶?盖有求其说而不得者矣。’篇中多用‘尔’字:天尔之;先王尔之也。忠爱之至,故多复辞。‘山’、‘阜’、‘罔’、‘陵’无大异。又云,‘如南山之寿’,皆涉复也。”(《诗经通论》卷九)

清·方玉润:“全诗大意,前三章皆天之福君,后三章皆神之福君。其祝颂且多复笔,亦略无规讽意,不已近于谀乎?岂知臣之祝君,非但君也,实为民耳。……前后虽极言天神降福无所不至,其实以德遍群黎一句为主。夫使君德未遍,天虽有福而不降,神又岂肯受其享哉?是知君福君自致耳,非民所能祝也。臣以此颂君,臣不过尽其心所欲而已。故极其颂祷不为谀,反复譬喻而非夸。若后世颂中带讽,未免有意于其间,讵得以是为名高欤?全诗以德字为主。”(《诗经原始》卷九)

清·陈仅:“《天保》第三章五‘如’字,第六章四‘如’字,各分承两章,此章法之最整齐者。”(《诗诵》卷三)

近·吴闿生:“全篇皆容悦之词矣。……德字一篇之主……旧评:前三章言天之福君,以五如结之。后三章言神之福君,以四如结之。君曰卜尔二句,生动。”(《诗义会通》卷二,中华书局,1959年版)



【总案】 《诗序》说:“《天保》,下报上也。君能下下以成其政,臣能归美以报其上焉。”诗中正是通过臣下对君主的祝颂,歌颂苍天神灵,祈求恩赐福禄,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周人强烈的敬天保民的思想意识。周人对其君主十分忠心,对苍天十分虔诚。他们祭祖祭神,祈求苍天保佑,神祗显灵,祝愿君主的事业永恒不衰。诗中还反映了周人以德为政的思想意识,所以清人方玉润说:“此诗以德字为主。”(《诗经原始》)黎民百姓日用饮食有所保障,就会接受德化教育,统治者便能得到他们的拥护。诗中表现出的周人敬天保民思想意识,与殷商只崇拜神灵而不体恤黎民百姓疾苦相比,无疑是一大进步。诗中设譬联珠,着意渲染,精心描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形容正文,使其描写的形象更为鲜明生动。“福禄”与“事业”之类系抽象之物,经多种比喻便变得具体可感了。明人钟惺说:“前后九‘如’字,笔端鼓舞,奇妙。”(《诗经四卷》)《天保》中连用九个“如”字,有着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后人便以“天保九如”为祝寿之辞。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