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欧阳修·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2】,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3】,忽奔腾而砰湃【4】,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5】。其触于物也,铮铮【6】,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7】,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 明河在天【8】,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9】,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10】;其容清明,天高日晶【11】;其气栗冽【12】,砭人肌骨【13】;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14】,佳木葱茏而可悦【15】,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16】。夫秋,刑官也【17】,于时为阴【18】; 又兵象也, 于行为金【19】。是谓天地之义气, 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 春生秋买。故其在乐也, 商声主西方之音 【20】, 夷则为七月之律【21】。商, 伤也, 物既老而悲伤; 夷, 戮也, 物过盛而当杀 【22】。
“嗟乎! 草木无情, 有时飘零。人为动物, 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 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 必摇其精,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 忧其智之所不能?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23】, 黟然黑者为星星【24】。奈何以非金石之质, 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25】, 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 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26】,如助余之叹息。
【注释】
【1】 欧阳子: 作者自称。
【2】 悚 (song) 然: 惧怕、吃惊的样子。
【3】 淅沥: 雨声。萧飒 (sa): 风声。
【4】 砰湃 (peng pai): 同“澎湃”, 波涛声。
【5】 骤至: 突然到来。
【6】 (cong) 铮 (zheng) 铮: 金属器物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
【7】 衔枚: 衔: 用嘴含着。枚: 一种筷形小棒, 古时士兵行军时含于口中以防喧哗, 称作“衔枚”。
【8】 明河: 指银河。
【9】 噫嘻: 表示惊叹的叹词。
【10】 霏: 云飞、烟气飘散。敛: 收紧。云敛, 即云散。
【11】 日晶: 阳光灿烂。
【12】 栗冽 (lie): 寒冷。
【13】 砭 (bian): 针刺。
【14】 缛 (ru): 繁密、茂盛。
【15】 葱茏: 草木青翠茂盛。
【16】 余烈: 余威。
【17】 刑官, 即司寇, 执掌刑狱, 称为秋官, 取其杀戮之意。
【18】于时为阴:用阴、阳二气来配合四季,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19】于行为金:把金、木、水、火、土五行和四季相配,秋应属金。
【20】商声主西方之音:商声属于西方之音律、古代用宫、商、角、征、羽五声来配合四时,商声西方属秋。
【21】夷则为七月之律:夷则是七月的音律。古代音乐分为十二律,夷属第五律。律本为正音的器具,后来配于十二个月,以占气候。
【22】杀:衰减。
【23】渥然:润泽的样子。渥然丹者,脸庞红润丰满,比喻年轻力壮。槁木:枯木,比喻年老体衰。
【24】黝然:黑的样子。星星:鬓发苍白。
【25】戕(piang):伤害。
【26】唧唧:秋虫叫声。亦可作叹息之声。
【赏析】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古今悲秋之作,冷艳如百花,入目感怀,作者如林,又岂止宋玉一个?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千古名句,令人怀思。
人是富于情感的,能不感于物而动?“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是自然的,
潦水尽而空潭清,碧天高而愁云淡。凉秋,它以它的容颜感人。
西风呼号,鸣蛩悲切。凉秋,它以它的声音动人。
听见南来鸿雁的嘹唳,于是就产生了“所嗟人异雁,不作一行归”的心情。
络纬声声,引起离妇的愁怀:“寒到身边衣到了。”
多少志士,怀才不遇,瑟瑟秋风,登高作赋。
多少思妇,凉宵无眠,愁绪缕缕,听窗外秋霖淅沥。
多少诗人,潦倒穷愁,秋夜孤灯,狂歌当哭。
各人的地位、境况不同,而所感也就千差万别,作为辞章,或以抒愤,或以寄愁,但因秋而感兴则是一样的。
“全家都在秋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这是黄仲则为个人穷愁而悲吟。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是写个人悲惨景况,但结尾数句,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胸怀,与英国伟大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西风歌》的结句异曲而同工。
前边, 谈了感人的秋天, 谈了因为秋天而写出的感人的名文与诗句,这, 我仅仅拿它们作为一个小小序曲, 且读凄凄切切感人肺腑的长歌——《秋声赋》吧。
秋声, 也是作者的心声。写秋声可以直接写个人亲身感受, 也可以凭借想象去抒写。姜白石著名的《齐天乐》咏蟋蟀词, 就是用了“思妇无眠……夜凉独自甚情绪?”“候馆迎秋, 离宫吊月, 别有伤心无数”这样一些典型的情景来打动人心的。这些情景却非他个人所经受。《秋声赋》则不然, 它是欧阳子凭他直接感受即兴而作的。因此, 他写得具体, 细致, 亲切动人。使读者如临其境, 如闻其声, 心内凄怆, 与之共鸣。
这篇赋, 一起头, 写欧阳子夜读, 一句带过, 即写秋声, 但不开门见山, 只说“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使笔有曲折, 耐人寻味。其实“西南来者”四字已经透露了消息, 又加“悚然而听之, 曰:‘异哉!’”已使读者有此声不寻常之感了。接下去用了十一个排句, 一个又一个恰切而又新颖的比喻,一连串双声叠韵的词句, 把秋声状写得声势浩大, 撼人心灵。“铮铮,金铁皆鸣; 又如赴敌之兵, 衔枚疾走, 不闻号令, 但闻人马之行声”的声调, 夜惊的波涛, 骤至的风雨, 大军赴敌衔枚疾走的气势, 真如韩潮苏海, 一泻千里! 其意气之盛, 可谓既悲且壮! 这个起笔, 使我想到“西风歌”劈头的一句:“啊, 犷野的西风……”
在有意设问的“此何声也?”之后, 出现了与童子的几句问答。如长江急浪过了三峡, 显现出一片宽舒景象, 使人的情绪由张到弛。“星月皎洁,明河在天”, 一幅平静而明媚的秋夜情景, 来到了读者的眼前, 使我们从听觉进入了视觉, 得到双层美感享受。
当我们的作者带着惊奇悲怆的感情, 明确地点出“此秋声也”之后, 紧接着追问这秋声:“胡为乎来哉!”这一问, 似乎有点奇突。寻思一下, 没有这一问, 怎能引出下面那一套滔滔大议论来。这宏大的议论, 正是作者所以写这篇赋的主意所在。下边, 又以传神之笔, 描绘了秋的颜色, 秋的形容, 秋的声势, 秋的意味。写得十分精练, 十分美妙, 给“秋之为状”作了一幅维妙维肖的写照。写了这幅秋的肖像, 是为了壮其“声”, 这秋声啊,“凄凄切切, 呼号奋发”, 浩荡无际, 威力无敌, 丰草一听到它的声音, 立即为之色变, 嘉树遭到它的袭击, 便无边落木萧萧下。秋天的这种杀气腾腾;“摧败零落”的威力,“乃一气之余烈。”
我们读到这里, 好似言已尽, 意已穷了。因为发挥已经尽致, 即使作者手中有一支生花妙笔, 也似乎难以为继了。出人意外地, 用“夫秋”二字一提, 从感性推向了理性, 由具体描绘, 进入了理论的阐发, 柳暗花明,把读者引入了另一种境地。从对秋声的感受, 深入到人生的大问题上来。我们读到这下半段,并没有把作者传染我们的悲秋之感放松下来。由于对人生的悲切感受,反而使我们沉入了严肃的幽思,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每个人对秋声都有自己的感受,从这种感受中,表现出他对人生的态度。
李煜被俘以后,孤院锁清秋,在“秋风院落藓侵阶”的时候,不禁悲吟:“秋风多,雨如和,窗外芭蕉两三窠,夜凉人奈何!”表现出无限愁苦的情绪。
而烈士秋瑾在就义时却高吟:“秋风秋雨愁煞人”!这个“愁”字,是满含“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恨。
历代骚人文士,悲秋者多,但描写秋景使人气壮神怡的也不是没有。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使人读了,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的气概。更令人壮志奋发、心胸开张的是陆放翁的不同凡响的诗句:
“人言悲秋难为情,我喜枕上闻秋声。
唾手便有擒胡兴……,壮士抚剑精神生”。
“驾前六军错锦绣,秋风鼓角声满天。”
“楼船夜雪瓜洲度,铁马秋风大散关。”
身世不同,处境各异,对秋声的感受自然也就两样,这样心情自然会表露在他们的诗赋之中,无遁形,无遗声。
再回到《秋声赋》来吧。
前一大段,作者凭如椽大笔,已把秋声状写得痛快淋漓,使我们同感共鸣,悲从中来。后半截。引喻取譬,把秋天比作肃杀的“刑官”,在时序上“为阴”;再比作“兵象”,五行之中属“金”。接下去,感慨万端,议论横生。“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大自然对于万物,是春生而秋实的。作者又引音乐与律吕作比例,说明,秋声是西方的声音,是悲伤的声音;“律”中的“夷则”属于“七月”,“夷”就是杀戮的意思。人间万类,老了自然悲伤,过盛了,应该杀戮。从大自然规律中悟出了一番有关人生的大道理来,然后长叹一声,把满腹忧愤,倾泄而出,令人悲哀,也令人沉思。
草木是无情的,秋声一响,凋零残败,而人,这个万物之灵呢,活在人世间,真是难呵,难呵,一百样忧愁触动他的心,一万种事情劳损他的形体。内心的感伤,必定使精神受到影响,况且,追求一些个人力所不及的理想,为自己智力不能达到的情事,而忧心忡忡,这样下去,等待你的是空茫与失望。弄得春红的面色,变得槁木一般;黑丝化作白发一头。人生在世,岁月几何?身子不比金石,又何必与草木争一时的荣华呢!想到这一些情况,你自然会觉得,人的衰颓是自我戕贼的结果,又何必一味去怨恨秋声呢!
这篇 《秋声赋》, 童年读过, 至今还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 足见印象之深了。当年读时, 只觉得它文采富丽, 声调悦耳; 今日重读, 了解了它深沉的意义, 欣赏它卓越的表现艺术, 进一步思考作者的人生观与生活态度。
任何人读罢这篇赋, 心中会兴起一种悲凄之感, 不禁掩卷叹息, 默然深思、发问: 这是一篇意味消沉、声调凄切的悲秋之作吗?
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这怎样解说呢?
看作品, 应当首先看人。
欧阳修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宋史他的传记上看, 他是一个胸怀大志, 忧国忧民, 不畏强暴, 敢于斗争的大政治家、文学家、词客、诗人, 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挺身与“小人朋党”作战, 他勇敢直谏, 不避艰险, 屡遭贬抑而志气不衰。谪居滁洲, 还写出《醉翁亭记》那样放达、乐观的优美散文, 读之令人心旷神怡。他官拜枢密副使, 参知政事, 地位显赫而且知兵。象他这样的达官贵人, 多半是安享荣华, 四时皆春, 秋声入耳, 也会成为动听的音乐, 诗韵的悠扬, 又悲从何来呢?而我们的欧阳子, 却为什么因秋声而大动其忧伤之情呢?
我窃以为, 他的忧伤, 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 而是有点先天下之忧的意味在。“思其力之所不及, 忧其智之所不能”, 是隐含着胸怀宏图不得施展的意义。悲忧先存乎心中, 原非秋声所致, 但秋声一入耳, 因而生感,枨触于怀的郁抑之情, 便喷薄而出。这篇赋, 表现了作者个人对秋声的感受与感想, 但它也代表了旧时代正直的知识分子与有抱负的政治家们的情怀, 所以, 它是有典型意义的。
我对《秋声赋》, 作如是观。
这篇赋, 文彩声调, 俱臻佳境, 由情入理, 层层逼进, 联珠妙喻, 入耳动情。
赋中平添了一个童子, 粗看好似为了增添一点情趣, 细细品味, 则觉得这个小人物在开头结尾两次出现是为了以他的天真反衬主人翁的悲伤。你看,“童子莫对, 垂头而睡”了, 足见这个未经人事的稚气孩子, 并不识愁滋味, 而我们的欧阳子呢, 却想入睡而不得, 只好愁听“四壁虫声”, 增加个人的叹息。
悲秋伤春, 人情难免。这, 不但因人的情况而不同, 也与社会性质,时代精神密切关联。假使欧阳子生在今天, 我想, 他不会写这样一篇《秋声赋》, 也许会作一篇《秋声颂》的吧?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