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战国策·乐毅报燕王书
昌国君乐毅为燕昭王合五国之兵而攻齐①,下七十馀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三城未下②,而燕昭王死。惠王即位,用齐人反间,疑乐毅,而使骑劫代之将③。乐毅奔赵,赵封以为望诸君④。齐田单诈骑劫⑤,卒败燕军,复收七十馀城以复齐。
燕王悔,惧赵用乐毅乘燕之弊以伐燕。燕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 “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振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 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而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望诸君乃使人献书报燕王曰: “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⑥,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⑦,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
“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 不以官随其爱,能当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 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措,有高世之心,故假节于魏王⑧,而以身得察于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于父兄,而使臣为亚卿⑨。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
“先王命之曰: ‘我有积怨深怒于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 臣对曰: ‘夫齐,霸国之馀教,而骤胜之遗事也⑩。闲于兵甲(11),习于战攻。王若欲攻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于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12),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魏、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 先王曰: ‘善。’ 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于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于济上(13)。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14)。齐王逃遁走莒(15),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于元英,故鼎返于历室,齐器设于宁台(16)。蓟丘之植,植于汶篁(17)。自五伯以来(18),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顺于其志,以臣为不顿命(19),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
“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于春秋; 蚤知之士(20),名成而不毁,故称于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馀令诏后嗣之遗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21),皆可以教于后世。
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22),故吴王远迹至于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23)。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沉子胥而不悔; 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24),故入江而不改。
“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25),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26)。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
【注释】 ①乐毅: 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原为魏将,奉魏昭王命使燕,受燕昭王厚待,留燕任亚卿。公元前284年率燕军破齐,封为昌国君。“合五国之兵” 句: 齐宣王时,曾趁燕国国内混乱之际,出兵伐燕,大败燕军。燕昭王即位后,招揽天下人才,决心报复齐国。齐宣王死后,齐湣王骄横,结怨诸侯,故燕能联合赵、韩、魏、楚四国,加上燕国,合称“五国之兵”。②三城: 指聊城、莒、即墨。③用齐人反间: 齐将田单放出谣言,说乐毅想反叛燕国,自己称齐王,因乐毅的封地昌国在齐。燕惠王信以为真。骑劫: 燕将。④望诸君: 赵国给乐毅的封号。⑤田单: 齐将。因用反间计使乐毅奔赵,又击败骑劫,收复齐地,迎齐襄王于莒而立之,封安平君。⑥斧质之罪: 杀身之罪。质,通 “锧”,腰斩用的垫座。⑦侍御者: 国君左右的侍从、官员,此代指燕惠王。⑧假节: 凭借外交使臣所持的符节。指乐毅由魏出使到燕。⑨亚卿: 仅次于最高官位上卿的官职。⑩霸国: 指齐桓公时为春秋五霸之首,为诸侯盟主。馀教: 余留下来的业绩。骤胜: 屡次战胜。(11)闲: 同 “娴”,熟练。(12)淮北、宋地: 齐国属地,宋地在今河南商丘一带。(13)河北之地:黄河以北之地。济: 济水。(14)长驱至国: 指燕军直抵齐国都城。(15)齐王: 齐湣王。莒: 今山东莒县。(16)大吕: 洪钟。元英: 燕国的元英殿。故鼎: 为齐掠去的燕国的宝鼎。历室、宁台: 均为燕宫殿名。(17)蓟 (ji) 丘: 燕都,在今北京西南。汶篁: 汶,汶水,在齐国境内。篁,种竹的田。(18)五伯 (ba): 指春秋时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19)不顿命: 不怠命,即努力勤奋,不辜负使命。(20)春秋: 指史书。蚤: 同 “早”。(21)夷: 平定。“收八百岁”句: 指自姜太公建立齐国到齐湣王,约八百年。顺庶孽: 使姬妾生的儿子安分守己,指燕昭王死前就安排好了继位之事。萌隶: 百姓。(22)伍子胥: 伍员,春秋时楚国人。其父伍奢、兄伍尚被楚平王所杀。他逃至吴国,劝阖闾伐楚,吴军打到楚国国都郢。阖闾死,夫差即位。伍子胥劝阻夫差伐齐,抵制越国求和,被夫差赐死,沉尸江中。(23)鸱夷: 皮口袋。(24)先论: 指伍子胥临死之前说: “剜出我的眼珠挂在东门上,我要看越军进来灭亡吴国。”主之不同量: 量,指胸怀度量,即阖闾与夫差度量不同。(25)离: 同 “罹”,蒙受。(26)疏远: 指自己是被燕惠王疏远了的人。
【译文】 昌国君乐毅替燕昭王联合五国之兵攻打齐国,占领七十多座城,尽改为郡县,附属于燕国。还有聊城、莒、即墨三城没有打下,燕昭王就死了。燕惠王即位,相信齐国施用的反间计,怀疑乐毅,下令骑劫代他为大将军。乐毅只好逃奔到赵国,赵国封他为望诸君。齐将田单诈骗骑劫,结果打败燕军,收回七十多座城,复兴了齐国。
燕惠王非常懊悔,怕赵国重用乐毅,乘燕国困敝之时攻打燕国。燕惠王便派人去责备乐毅,同时又向他表示歉意,说: “先王把全国托付给将军,将军替燕攻破齐国,报了先王的仇,天下都为之震动,我哪敢一天忘记将军的功劳呢?恰逢先王去世,丢下群臣,我刚刚即位,左右的臣子蒙骗了我。我之所以派骑劫代替将军,是因为将军长期征战在外,所以召回将军休息,共商国事。将军误信流言,以为我和你有了隔阂,就捐弃燕国,投奔赵国。将军为自己着想是可以的,但又怎样报答先王待将军的厚意呢?”
望诸君乐毅于是派人送一封信给燕惠王,说: “臣子不才,不能奉行和承受先王的教诲,来顺应你左右大臣的心意,因怕在燕国遭受杀身之罪,损害先王知人善任的英明,又伤害了你的高义,所以逃奔到赵国。我甘愿承担不贤的罪名,不敢用言辞来辩白。现在,大王派使者来列数我的罪过,我恐怕侍候你的人不理解先王培养重用我的道理,也不明白我侍奉先王的忠心,所以大胆写这封信来回答你。
“臣子听说贤能圣明的君主,不用俸禄私自授予亲信的人,而授予功劳多的; 不拿官职随意赠给他喜爱的人,而是有能力称职的人才得其位。所以,经考察能力才授予官职的,是成功的君主; 讲究品行而结交朋友的,是能树立名声的贤士。我以自己的学识来观察,先王的行为措施,有高出当时一般人的胆识。所以,我才借用魏王出使的符节,得以到燕国来考察。先王过分抬举我,将我从宾客之中提拔出来,使我立于群臣之上,他不同宗室贵戚商议,就任命我为亚卿。我以为只要奉行命令,秉承教导,就可幸免罪过了。所以,我接受命令,没有推辞。
“先王命令我说: ‘我和齐国有积怨深仇,不考虑自己力量的轻微薄弱,而想把报复齐国作为己任。’ 我回答说: ‘齐国秉承霸国余留下来的教令,又有多次战胜别国的经验,孰习军事,长于征战,大王若想攻打他,必须联合天下的力量去讨伐。如果要联合天下之力去攻打,联合赵国是最便当的了。况且淮北和宋地,是楚、魏两国都想得到的。赵国如同意结盟,楚、魏、宋共同出力,四国联合攻齐,可以大破齐国了。’ 先王说: ‘好的!’ 我便接受先王的口令,拿着符节,南行出使赵国。回复使命后,就同先王一起发兵随诸侯国共同攻齐。依靠上天的相助和先王的威灵,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随先王大军一举而得,直抵济上。济上的军队奉令攻击齐军,大获全胜。于是,以轻装的精兵长驱直入,直奔齐都临淄。齐湣王逃跑到莒,仅仅保全性命。齐国的珠玉财宝、车马兵甲、珍贵器物,全都收归燕国。齐国的大吕宝钟收挂在燕国的元英殿上; 原先被齐国掠走的古鼎又回到燕国,陈放于历室宫; 齐国贵重器物,摆放在灵台殿; 燕都蓟丘郊外的植物,移植在齐地汶水边的竹田里。从春秋五霸以来,没有哪一个的功业赶得上先王这般伟大的。先王感到如愿以偿,以为我没有辜负使命,所以划地封赏我,使我能享受小国诸侯一般的待遇。我没有多大的才能,自以为奉守法令,承受教诲,就可以侥幸无罪过了,所以我接受命令,不敢推辞。
“我听说贤能圣明的君主,功业建立而又不废弃,所以能记载在史书上面;有先见之明的贤士,功成名就之后而不败坏,所以为后人所称道。像先王那样报仇雪耻,灭掉拥有万辆兵车的强国,收取齐国八百年积蓄的财富,直到他弃群臣逝世之际,还留下遗训告诫后人,执政任事的大臣就能够遵循法令,安排好姬妾的儿子,使他们顺从安分,广施恩惠于全国的百姓。这些都是可以用来教育后代的啊!
“我听说善于创业的人,不一定善于守成; 开始好的,不一定有好的结果从前,伍子胥的计谋被阖闾采用,所以吴王阖闾能攻下楚国的郢都。后来,吴王夫差不是这样,不信任伍子胥,将他赐死,装在皮囊里,投在江里。吴王夫差不明白伍子胥的预见可以建功立业,所以将伍子胥的尸体沉入大江也不悔悟;伍子胥没有早发现两位君主胸怀度量的不同,所以被沉入江底也不改变他的主张。
“避免自身被杀,保全功业,以彰显先王的业绩,这是我的上策。遭受诽谤污辱,毁坏先王的名望,这是我最害怕的。面临莫大的罪过,却想侥幸地助赵伐燕来谋取私利,这是崇尚节义的人所不敢做的。
“我听说自古以来的君子绝交时,不出口骂人; 忠臣含屈离国他去时,不美化自己,为自己的名声辩白。我虽不才,但常受君子的教诲。恐怕大王听信左右亲人的话,不能详察理解我这个被疏远的人的行为,因此写这封信来回答你,请大王留心考察!”
【鉴赏】 本文前部分是史官的叙述,交代了乐毅为燕昭王破齐立下大功,后燕惠王误信齐国的反间计,夺乐毅兵权,乐毅不得已投奔赵国。齐乘机败燕军,收复失地,复兴齐国。燕惠王悔,派人去责怪乐毅不该离燕,并望他回国。为此,引出后部分乐毅的“报燕王书”,陈情述志,表明心迹。
乐毅针对燕惠王对他的责怪进行驳诉:
首先,言明自己奔赵的目的在于: “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于足下之义”; 并强调自己不能“顺左右之心”,暗示自己遭人构害。
其次,回述自己受先王 (燕昭王) 的知遇之恩,献策联合五国之力攻齐,成就燕国的大业,遂了先王报仇雪耻之愿。尽管如此,自己仍然是小心谨慎,以为只要“奉令承教”,就可以幸免于罪。
再次,以“贤明之君”、“蚤知之士”作比,颂扬先王的英明。他不仅成就大业,还能在遗训中教导后人,安排大臣,遵法循令,施惠于百姓。同时以伍子胥的悲剧为例,暗喻自己同伍子胥一样不明白两位君主度量之不同,可能遭受伍子胥一样的命运。
最后,再次袒露心迹: “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 自己常受教于君子,决不会做有损燕国之事。
全文委婉曲致,动人心扉,表现了乐毅对燕昭王的一片赤忱,对燕惠王误信谗言的遗憾。深沉忧愤,忠心难抑,可谓是“自古忠臣多磨难” 的剖心之语。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