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庵游赏小志二则》原文|翻译|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清·李慈铭2

二则 ·之一

幼时,每岁春中,全家至漓渚山扫墓,是日必先至亭山先王父殡宫3。西偏村落,环绕殆遍,锦颿细乐4,徐行画图中,望者以为神仙中人。漓渚山多桃花,奴婢多折取之。一日,回舟至三山前,时薄暮,风雨斜作。余所居舟,以有客须经偏门,因溯快阁直上5,而他舟皆进钟堰去。望之,烟雨空蒙,画船散缀,乌篷青幔,如在雾中。船头桃花满束,渐远渐明。此景迄今二十余年6,思之犹在目前也。

1 本文共六十一则,是作者在三十余岁客居京城时追忆幼时在故乡绍兴所游之地而作。萝庵:寺名,在浙江省绍兴市鉴湖旁。文中漓渚山、亭山、三山、偏门、快阁、钟堰等,皆绍兴地名。2 李慈铭(1830-1895):号莼客,清代文学家,有《越缦堂日记》、《柯山漫录》等。3 先王父:对已去世的祖父称先王父。殡宫:停放未下葬棺木之处。4 锦颿:彩船。颿,同“帆”。细乐:优雅的音乐。5 溯(sù):逆流直上。6迄(qi)今:至今。

【析点】 这篇游赏小志给人以艺术享受,全在它浓郁的诗情。

记游、绘山水的文章,大多是游人在山水之外观赏山水,这一则小志却是将游人融入山水之中。作者全家至漓渚山,前往时自己一家作画中游,再把这画中游设想为映入他人眼帘的一幅美景;返回时自己离开了家人,远去的家人船只如雾中行,这雾中行船映入自己的眼帘,构成一幅美景。一往一返,一幅是虚拟的映入他人眼中的画面,一幅是实有的映入自己眼中的画面,游人成为美景的一部分,格调新颖,诗意自出。

作者又善于绘制富于诗情的画面。 且不说“锦飘细乐,徐行画图中”的“神仙中人”,只看那“散缀”水上“青篷乌幔”的小船漂游于“烟雨空蒙”中,恬淡如水墨画,而那簇簇耀眼的红桃镶饰其间,淡雅中透出艳丽,迷蒙中呈现鲜明,再加“渐远渐明”一笔,于整个画幅的水墨滃染之中,明艳的红桃光彩闪动,辞尽而味不尽,无穷的余味更含在绵远的诗情之中。

顾之京

二则 ·之二

三月朔1,至南门外2,水天一色,观龙舟竞渡。是日重阴市景3,旌葆半江4,蔽翳失采5。又人舫蚁聚6,地不容楫7,遂拔舟至李家溇,泊而饮。时远风起万绿中,山水草木,黏天作油碧色。舟踞野庙古渡8,旁有大樟树二,荫逾十亩9。时见醵社人归10,瓜皮摆渡11,汎汎湖光桥影间12。倘得夕阳细雨,当更添烟景耳。上岸放步,得短竹一篱13,陂池静映14,鹅儿数十,浴翠如空。日加申15,解缆,雨斜斜作矣。

1朔:农历每月初一。2南门:指绍兴南门。3重阴市景:意为热闹的场景笼罩在浓阴之下。4旌(jing)葆半江:形容船上的彩旗铺满半个江面。旌:旗帜。葆:草木丛生,此处形容旗帜之多。5 蔽翳(yì);遮蔽。6 蚁聚:如蚁之聚集,形容众多。7 楫(jí):划船的桨。8 踞:蹲或坐,此处意为停船。渡:渡口。9 逾(yú)超过。10 醵(ju)社:合钱饮酒。11 瓜皮:瓜皮艇,一种小船。12汎汎(fàn fàn):顺流无阻的样子。13一篱:一丛、一片。14 陂(bēi):池塘。15 加申:至申时,即下午三四点钟。

【析点】 龙舟竞渡,观者云集的喧闹场面,作者并不欣赏,他所欣赏与着力描绘的是幽静闲雅的自然风光,他笔下的景物是安静的;色彩以绿色白色为主,是淡雅的;但又绝不是孤立静止的画面,而是远风中的山水草木,湖光桥影间顺流而下的瓜皮小艇,碧水中浮游的白鹅,静而不寂,淡而不冷。

作者善于将不同的景物连缀在一起,构制成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画面。绿油油的山水草木不可能与天粘附在一起,但作者这样写了,使人品味到那是远风吹动了山间草木,使枝叶的碧色连成一片,上接天下连水,一片油碧;白鹅在塘中游,翠竹在塘边生,鹅与竹本无关,但作者写短竹:“静映”在塘中,白鹅“浴翠”,使人寻味那正是白鹅在塘中倒映的翠竹间游来游去;“醵社”人的小艇在湖光桥影间荡漾,本已颇富情韵,作者再设想当时并没有的夕阳斜晖、霏霏细雨,涂在这诗意的画面上,引动读者去寻觅那冥想中的迷人“烟景”。最妙的是结尾一句,看似记事,仔细寻味,黄昏将至,微雨斜斜,小船解缆,啊,这不正是作者所憧憬的湖光桥影间一叶小舟,汎流在夕阳细雨中的彩幅吗?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