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苏轼诗《新城道中》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诗歌·苏轼诗《新城道中》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这首诗是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春诗人赴新城途中作所。新城在杭州西南(今浙江富阳县新登镇),当时是杭州属县。在赴新城巡查途中,诗人饱览秀丽风光与春耕大忙的景象,于是以轻松欢快的笔调写下两首七言律诗。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明媚的春光与山村风貌,反映了农村生活的一个侧面,抒写了诗人的愉快心情。

首联写雨后初晴,为“山行”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起笔直点“东风”,“东风”亦即春风。这两个字十分重要,因全篇都写春天的景象,是一首生意盎然的春天的赞歌,所以,只要细心体会便不难看出,诗中字字句句都由“东风”二字引出,字字句句不离“东风”二字。这是理解全诗整体构思的关键,是第一点。第二点是拟人化手法。在诗人心中,“东风”已经成为有血有肉具有人的情感的知己,因为它知道诗人要作一次山乡之行,所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把屋檐上积累多日雨点滴落的声响吹得无影无踪。天放晴了。晴天,对于一个长途跋涉旅人来说,意味着旅途的顺利,平空增添许多吉庆和喜悦之情。这是第三点。春天般的情感,拟人化的手法和喜悦的心情,这三者交织融汇在一起,成为全诗的基调和主旋律。颔联写途中之所见:“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诗人先从高远之处落笔,被雨水洗刷显得格外青翠的山岭,上面飘浮着朵朵白云。“晴云”,与雨云不同。雨云浓重、深黑,晴云轻盈、洁白。远看去,那白云仿佛是戴在山上棉絮般蓬松的头巾。再看爬上树梢的朝阳,红红的,圆圆的,像是有人挂上一面“铜钲”(钲,古代乐器,形似钟而长,有柄可执,击之而鸣),两句用比,兼含拟人,读之亲切。颈联写村边美景:“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野桃”,是春天的象征。被雨水滋润过的桃花,此时更加艳丽多姿,它从矮矮的竹篱边探出头来,向行人颔着微笑。溪水旁边的柳树,没有谁去招惹它,而它却情不自禁地摇摆着腰身,向清澈见底的溪水投下苗条的倩影。“人所不能比喻者,东坡能比喻;人所不能形容者,东坡能形容。”(施补华《岘佣说诗》)中间四句充分体现比喻形容之妙。四句虽分写山、云、树、日、花、柳,写它们的千姿百态,但透过表层仍可看出它们与“东风”、“积雨”的内在关系,以及饱满的喜悦之情。尾联点山村农忙时的特点:“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从作为身不由己的小小州官来讲,诗人认为自己还不如西山上一个普通农民,能够享受到劳动的欢乐。在《新城道中》第二首里,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散材长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可见,他对农村的热爱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但他对农村并未正面描写,只通过“煮葵烧笋”的炊烟和飘散出的香气断定西崦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做饭,以便送到田里给春耕的男人们吃。“春耕”与“东风”,上下呼应,烘托出春天的气氛,洋溢着农村的生活气息。

施补华说:“东坡七律,一气相生旋转自如之作,最为上乘;言情深至者亦可取。”本篇如风行水流,一气相生,情景兼到,旋转自如,是苏轼七律中上乘之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