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参观印度泰姬陵》诗词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参观印度泰姬陵

1960年4月

一座雄伟陵墓,白石闪闪发光。

不尽思古幽情,徘徊月下生香。


难说世界第一,应赞举世无双。

古代艺术遗产,至今放射芬芳。


到处红光似火,到处绿树成行。

让我北国诗人,祝福南亚邻邦。

注释:

泰姬陵——“泰姬·玛哈尔陵”,是印度莫卧儿帝国皇帝沙贾汗,为纪念死去的皇妃而修建的。在今印度距新德里200多公里外的北方的阿格拉城东南,亚穆纳河南侧,被誉为“完美建筑”,又称为“印度的珍珠”。它由殿堂、钟楼、尖塔、水池等构成,全部用纯白色大理石建筑,用玻璃、玛瑙镶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代表作。

不尽思古幽情——难以发尽思念古人的感慨;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凉之情。

徘徊——往返回旋,来回走动。

赏析:

1960年4月19日,陈毅同志陪同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后,于当天下午17时到达印度新德里,开始对印度进行友好访问。4月23日上午,陈毅同志在当地官员陪同下参观了泰姬·玛哈尔陵(即泰姬陵)和阿格拉堡,之后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全诗共三节。第一节上联写实,由外及内,将泰姬陵雄伟的外观与内置陵墓十分逼真地点缀出来。泰姬陵是一座为爱而生的建筑。整个陵园呈长方形,长576米、宽293米(另有资料说长580米、宽305米),总面积17万平方米。四周被一道高高的红砖石墙围绕。泰姬陵四方各有一扇门,陵墓及平台用白色大理石砌成,远看晶莹剔透。陵墓上部是一个高达67米的硕大白色圆顶,平台的四角各有一个高达43米的白色尖塔,尖塔与圆顶相互映衬,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闪光,十分壮观。作者用“雄伟”二字渲染外观,接着用“白石”凸显内置陵墓,由外及内,显得很有层次。第一节下联写虚。作者直接抒情,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场景发出了思古之幽情。作者为何有如此强烈的感受呢?原因有二:一是当时的皇帝沙贾汗本想在泰姬陵旁为自己修建一座黑色陵墓,中间建一座半黑半白的大理石桥,与泰姬陵相连,这样死后就能与爱妃相对而眠。不想其子篡位成功,将其囚禁在离泰姬陵不远的阿格拉堡的八角宫内,沙贾汗只能每天透过小窗眺望爱妃之陵,直至8年后含恨去世,葬在泰姬陵内。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多少有点让人动容。二是当年沙贾汗为爱妃建造陵墓,耗时达22年之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引发了诗人的深思。“徘徊月下生香”是对“不尽思古幽情”的回应,作者似乎意犹未尽,把“幽情”置于“月下”,让思绪在月光下往返回旋,从中咀嚼出新意来。

第二节四句,是作者对泰姬陵的赞美。上联用“难说”反衬“赞举”,突出了泰姬陵“举世无双”和“世界第一”的地位。下联是对上联的递进,表明这座陵墓充满了艺术魅力——它不仅在印度举世无双,更是留给世界的宝贵遗产,“至今放射芬芳”。

第三节由内及外,作者先写实,再写虚。此时,作者已参观完内置的陵墓,走向院外。“红光似火”是写实。陵墓外的高大围墙用红砖砌成,足下的甬道,也是红石铺就,在春阳的照耀下,让人感到红光似火。“到处”二字用得非常逼真,把整个陵园的气氛烘托了出来。作者用比兴的手法,让静景充满了灵气。“绿树成行”也是真实的摹写。甬道上栽有苍松翠柏,旁边还栽有果树,象征着生与死。“绿树”与“红光”交融在一起,陵墓与水中的倒影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温馨和谐的画面,让人顿觉眼前的陵园充满生气。下联写虚,作者借景起兴:“让我北国诗人,祝福南亚邻邦。”直抒胸臆,表达了他对地处南亚的印度人民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用笔凝练,状物、思幽、抒情浑然一体,层次分明,环环相扣,节节递进,读后令人余味生香。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