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宿道中
1943年11月
夜走泗宿道,晨过旧黄河。
古邳解鞍马,煮酒醉颜酡。
半规残月照,铁骑送长征。
百里吠村犬,穿插敌伪惊。
畅游根据地,沿途劳送迎。
相见问安好,老苍惊故人。
注释:
泗宿——泗,指泗阳县;宿,指宿迁县。两县均在江苏省北部。
古邳——邳,位于江苏省北部,为邳县。古代因它属邳国,故称古邳。
鞍马——马鞍。诗中倒置。
颜酡——饮酒后脸红的样子。
半规——半圆形;有时借指太阳或月亮。
老苍——鬓发灰白的老人。
故人——旧交,老朋友。古称前妻或前夫。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写于1943年11月。当年,陈毅同志离开新四军总部黄花塘,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和参加党的七大会议,途中,他经江苏省北部的泗阳县到宿迁县,后进入邳县,将沿途的所见所闻以诗记之。
全诗共三节,既可一脉相承,也能独立成章。诗人没有采用以往惯用的顺叙手法,而是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写到达终点的情况,再写途中的见闻,最后写军民的迎送。
诗的第一节,上联写“夜走”、“晨过”,前后呼应,既写了当时形势的险恶,也写了行进途中的艰辛。诗人为什么要夜走?是因为夜色便于掩护,可以躲开敌人的据点。“晨过”一词,用意非常含蓄,道明诗人通宵未眠,一直在夜色里奔走,让人看到诗人急行时疲惫的身影。下联写到达邳县休憩的情景:“古邳解鞍马,煮酒醉颜酡。”倒叙手法十分明显,诗人写到达邳县后的休顿。诗人先后经过泗宿之道奔走后,终于到达邳县,“古邳解鞍马”一句,是诗人长途跋涉时的一个缩影,诗人时而野渡,时而策马,夜行晓宿,十分艰辛。“解鞍马”,应为“解马鞍”,实为诗人急行后的停歇,诗人的寓意也十分含蓄。“煮酒醉颜酡”是诗人与战友吃饭喝酒时的情景,诗人与当地的战友一道相聚,喝点酒,解点乏也是顺乎人意的。他们边喝边谈,兴奋之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最后,诗人把脸喝红了。“醉颜酡”,本意指把脸喝红了的样子,其实暗藏着诗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诗人把疲劳和生死都置之于度外。
第二节写行进途中的见闻。上联“半规残月照,铁骑送长征”,是写行进途中的情景。“半规”与“残月”相呼应,其实是在写一钩冷月,那半圆的月亮高悬在天空,似乎与当时的局势一样,不太圆满;一个“残”字,更是把诗人忧愤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在残月下急行,也不时与身边护送的警卫员用眼神交流,他深感路途的遥远、肩上的责任重大。下联“百里吠村犬,穿插敌伪惊”,仍然在写行。上句中的“百里”,其实是途中的一段剪影,这段剪影里,散落的村庄早已沉睡,诗人一行的马蹄声把狗惊醒了,发出一阵阵“汪汪汪”的叫声。夜色沉寂,时起时落的狗叫声令人生寒;但诗人毕竟久经战场,对狗叫声见怪不怪,继续大胆地向前行走,穿插在敌伪的据点之间。诗人用一个“惊”字,体现出大智若愚的魅力,讽刺敌人色厉内荏的本质。“穿插”二字,明确了诗人的行进目的。诗人的目的是奔赴延安,但因身单力薄,而且敌垒又遍地开花,于是,诗人灵巧地穿插在敌垒之间,加速地向前驰去。这一节里,我们看到了诗人在行进途中的真实画面:有冷月高悬的野外,有沉睡村庄里的狗吠,还有敌垒里飘出的灯火,等等,不一而足。
第三节写沿途的送迎。诗人表面上是写沿途的送迎,实际上是写军民的鱼水之情。诗人长途跋涉,离不开沿途革命根据地军民的支持和帮助,诗人也想借此机会在沿途的根据地游览一番。看到诗人的到来,沿途的军民把诗人当做亲人一样,嘘寒问暖,热心招待,诗人心里也十分感动,一个“劳”字,就是诗人感激之心的真切表达。亲人相见,肯定会相互问好,但也有故旧相见时一下子愣住了,这是因为,战争年代条件艰苦,时年42岁的诗人面容已开始老苍,于是就有了“惊故人”之说。“苍老惊故人”,既是艰苦生活条件的折射,也突出了诗人不畏困难的豪情。诗人的豪情还表现在“畅游”二字上,沿途奔波本来非常劳顿,但诗人却另有一番理解,理解成看了一遍沿途的风景!诗人不是急行,而是“畅游”,是在愉快中旅行,可见诗人是多么豪爽和大气。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艺术手法独特。三节诗中,首节写奔走途中的解鞍之歇,第二节写途中的所见所闻,最后一节写沿途的军民送行;其实是在倒叙,即先写停歇,再回头写沿途的见闻,结构上跌宕起伏、情节上曲折委婉、立意上更是鲜明亮丽。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