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文、翻译及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宋)欧阳修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鉴赏

《采桑子》十三首是作者晚年退居颍州之作。颍州虽是小郡,而民淳讼简,物产丰富,土厚水甘,气候宜人,境内西湖,风景佳胜,可与杭州西湖相比。欧阳修曾在西湖之滨种瑞莲和黄杨,并建造了不少小桥。他酷爱西湖胜景,经常结伴游西湖,饮酒作乐,并命人用笙箫伴奏演唱,著名的《采桑子》十三首,大都是为当时演奏而写的唱词。十三首中写西湖景色的有十首,无一重复,西湖好景千姿百态尽收笔下。作者在《采桑子》十三首前面写了一段《西湖念语》,说明他为什么要写这些《采桑子》,有助于读者对《采桑子》的理解。

本词是《采桑子》的第一首,以清丽淡雅取胜,词中所写的都是一般的湖中景物,却充满了生活气息与情趣。词一开头便写:“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酷爱西湖,由来已久,他被贬亳州时,便特意取道过颍州,探看西湖。三年后他请求改知蔡州(今河南省汝南县),也是因蔡州离颍州西湖较近,实际上他早已托人在颍州买田结庐。他到蔡州第二年,终于得到宋神宗恩准,以太子少师(二品官)、观文殿学士带职致仕(即退休),回到颍州。这种短棹轻舟游西湖的生活,是他多年的宿愿,如今能如愿以偿,怎不喊出“西湖好”呢?所以第一句便以非常平淡之笔,道出其晚年志趣之所在。那么,“西湖好”的具体情况怎样呢?下面几句就加以描述了:“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举目一望,绿色的湖水绵延不断,堤岸上的清香花草也是绵延不断的。它与湖水相互映衬。而远远近近、隐隐约约的笙歌声,又到处可闻。这就构成了一幅动景,有声有色。其声悠扬悦耳,其色和谐悦目。这里作者用了“隐隐”和“随”字起了作用。如果说“笙歌处处闻”,也未尝不可,但其韵味就差得远了。因为“隐隐”二字,既描绘了笙歌不但充满着整个湖面上空,而且忽远忽近,轻轻飘动,在湖上回荡的情态也表达出来了。而“随”字,更有分量,好像远远近近的笙歌都是为太守而歌,随太守的小舟而往;又像是自然界赋予的一种美好的情意,给太守欣赏,这就把太守与西湖写得更亲切,更有人情味了。这一句又表明了欣赏西湖好景的,不止太守一行,而是远远近近,湖里岸上,到处皆是,写出了西湖魅力之大,吸引游人之多。上阕写的多是远景,下阕就移到近镜头了。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头一句着重描摹水色。用琉璃来形容西湖水色,在欧阳修的诗词中不少,如“平湖十顷碧琉璃”(《初到颍州西湖,种瑞莲黄杨……》),“碧琉璃滑净无尘”(《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等皆是。琉璃是碧绿色的,平滑的,滋润的,因而这么一比喻,就很贴切地表现出西湖水面的那种清碧柔润的色泽,生动而形象。这时候没有风来。水面平滑如镜,一片清碧,这是多么美的景色呵!接着后几句就写船在其上,轻轻滑行,带起一行微波,在平滑的碧琉璃上,这一行绿波,点缀着平静的湖面,别有风味。而更有趣的是,小舟所过突然使沙滩上的水禽惊飞,掠岸而过。这里,“掠”字用得很生动,对沙禽飞翔的神速矫健,描画得栩栩如生。沙禽的掠岸而飞,使整幅画面更有生气。

作者盼望已久的“轻舟短棹游西湖”能以实现,这已是晚年一大快事。到了西湖,景色宜人,船在碧琉璃上滑行,既有隐约的笙歌处处相随,又有芳草长堤相伴,更有掠岸而飞的沙禽点缀,此景此情,就很自然地像作者在另一首《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中所写的:“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太守此刻的情怀便是这样的舒坦洒脱。确实是“山水之乐,得之心”(《醉翁亭记》)了。

像这样一首小令,让读者欣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目游西湖;也像喝一杯清凉滋润的饮料,使人心情舒畅。这,可说是一种生活乐趣。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