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结类·起结生新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起结类·起结生新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 如此词起结,始当得“生新”二字。(先著、程洪 《词洁辑评》 卷四)

【词例】

万 年 欢

史达祖

两袖梅风,谢桥边,岸痕犹带阴雪。过了匆匆灯市,草根青发,燕子春愁未醒。误几处芳音辽绝,烟溪上采菉人归,定应愁沁花骨。非于厚情易歇,奈燕台句老,难道离别。小径吹衣,曾记故里风物,多少惊心旧事,第一是侵阶罗袜。如今但柳发晞春,夜来和露梳月。

【解析】词如何开头和结尾,没有固定成法,只求新奇为好。这首词的开头是对景兴起。“两袖梅风,谢桥边,岸痕犹带阴雪。”这正是梅雪争春的季节,溪水、小桥,又点出了江南景物。这里既点出了地域,又写明了时序,更渲染了词作者的心绪。“过了匆匆灯市,草根青发,燕子春愁未醒。”这又具体点明是刚刚过了元宵节,春草萌发,作者的愁绪也萌发了。春愁二字,是全篇风骨。“愁”什么呢?愁的是和心中的女子断绝了讯息。“误几处芳音辽绝”,这句贵在隐含不露,“芳音”指何人,居何处,都不道明,在雾霭中的小溪上,采荩草的人回来了,这又勾起了对伊人的缅想。这怀想、这愁绪,沁入花骨,沁透人心。清人沈雄在 《古今词话》 中说:“起句言景者多,言情者少,叙事者更少。大约质实则苦生涩,清空则流宽易。”这首词的起句写景,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情中寓事,事与景谐。究竟这溪水桥边曾发生过什么事,寓过什么情,却都在清空质实之间。太质实则易直露,太清空则又易宽泛,就在这含藏不露中反而更能激发读者的联想。

如果说这首词的上阕是由景入情,那么下阕则是由情入景。“非于厚情易歇,奈燕台句老,难道离别。”“燕台”指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他曾置千金于台上宴请天下贤士,现在这黄金台早已成为历史,有才德的贤士难于施展抱负,不是我想中断这段深厚情谊,只是心绪不好,难道离别。“小径吹衣,曾记故里风物,多少惊心旧事,第一是侵阶罗袜。” “侵阶罗袜”是用李白 《玉阶怨》 的典,“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这是写一个女子在玉石台阶上等待她所思恋的人。在词中、词人也回忆起过去美好的日子,特别缅想到那位女子等待他幽会的情景,令人神往、令人激动。然而现在的景象是人去阶空,只有刚刚凉干的柳条儿,沾着露水在月光中婆娑,仿佛少女在梳理飘逸的长发。结句以景结情,与起句遥相呼应: 起句写梅,结句写柳;梅在风中,可以想见其馨香飘逸,激发人的嗅觉; 柳在风中,但见舞影婆娑,引起读者视觉审美享受。结局虽未写风,但从一个“梳”字使人感受到风的存在,这就是“借柳画风”,起句虽未写梅香,但从一个 “风”字让人感受到香飘溪桥。

张功甫评论史达祖的词 “妥贴轻圆,辞情俱到”,姜尧章说他“奇秀清逸,融情景于一家,会句意于两得。”史词起结生新,就新在景起景结,景中寓情,情景交融,首尾呼应。使读者产生联想,更觉余韵深长。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