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类·极咏古能事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抒情类·极咏古能事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云……此阕悲壮苍凉,极咏古能事。( 《左庵词话》 卷上)

【词例】

永 遇 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嬴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解析】在词史上,由苏轼的 “以诗为词”,到辛弃疾的 “以文为词”,都给词的表现力开拓出一个新天地。稼轩的“以文为词”,便是把“经史子集”中的材料任意驱遣,用以表现自己的情感。这首 《永遇乐》,就是引用多件史事,来抒情达意。《左庵词话》说它“极咏古之能事”,是非常惬当的。

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臣子只有尽忠孝之义务,而不得直言君父之过失,即所谓“为尊者讳,为长者讳”。在这种文化传统中,辛弃疾虽然对朝廷君臣有强烈不满,但不能锋芒毕露地抨击,只能借历史史事,写一己之思想情感,即所谓 “借古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这首 《永遇乐》 的上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说孙权当年雄踞江左,挡住了曹军的南下,连曹操也不得不称赞“生子当如孙仲谋”。但而今找不到孙权那样的人物了,实为讽刺南宋皇帝的苟和与无能。然后以南朝刘裕北伐的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史事,既巧妙地讽刺了投降派,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向往和对主战派的期望。词的下片,以刘义隆草率北伐而招致失败的教训,告诫本朝宰相韩侂胄必须经过充分准备才可对金用兵。结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廉颇晚年闲居时为向赵王表示自己还可重上战场,曾一饭斗米、肉十斤,并披甲上马的史事,表达作者报效祖国、老当益壮的战斗意志。总起来说,这首词处处说历史,实际上无处不针砭现实;处处言古事,但每件古事都寄托着作者强烈的情感。这种以古事来表情达意的手法,蕴含深厚而不失之肤浅,情感含蓄深沉而不失之太露,堪称千古名作。

中华民族具有强烈而深沉的历史感,这是其它民族不可企及的。这种历史感物化为汗牛充栋的史书,也融汇于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以大量的咏史诗词而言,作者不是单纯地复写史实,而是 “名为咏史,实为咏怀”。首开其端者是西晋的左思,如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咏史》其二),说的是汉代金日磾、张汤家族世代为贵胄,而才士冯唐因身世低微而终生沉沦下僚的史事,抨击魏晋的门阀制度,抒发作者的愤慨不平。后来的陶渊明、李白、刘禹锡、杜牧、李商隐乃至清代的龚自珍,皆秉承这一传统。如李商隐之 《隋宫》: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痛斥隋炀荒淫暴虐,也影射了晚唐统治者的醉生梦死,奢靡误国。然而,在运用古事方面,用得最多最好的当推辛词。吴衡照 《莲子居词话》 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其中,在运用古事方面,又以这首 《永遇乐》 最为后人称道。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