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思维方法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以“静”为主,要求思维的规划化,可以重复,是一种趋于定型化、稳定的思维方法。其逻辑表现是形式逻辑。它要求思维从固定的概念出发,循着固定的思维程序,达到固定的思维成果。其本身又分为绝对化的静态思维和相对化的静态思维。前者是一种封闭的僵化的思维方法,后者则是思维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

绝对化的静态思维方法,在人类认识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这与自然经济有密切联系,是几千年来变动节奏缓慢的自然经济在思维中的绝对化反映。这种思维方式使思维主体缺乏能动性,思维空间狭隘,思维节奏缓慢,容易产生思维上的保守性、僵化性、封闭性和排外性,是一种不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的思维过程。相对静止思维方法是一种“照章办事”,“被设计了的”思维方法,在收集材料,把材料分门别类,以及在一些程序很强的事业和工作中,如财务程序、法律程序、企业的流水线等程序中有很大作用,可以保证严格化、程序化的工作正确进行。

静态思维方法具有以下特点。1.固定性。“是”就是“是”,“否”就是“否”,一是一,二是二,严格遵循形式逻辑的“同一律”,要排除矛盾。这有利于防止思维过程中的诡辩论和相对主义的倾向。2.重复性。指思维过程可以在下一阶段周而复始地开始。这种重复性把事物的稳定的要素固定下来,构成一个相互联结,可每次重复的思维过程。3.被设计性。指它可以由人们去设计一个程序,然后使静态思维设计的程序运转。4.排它性。它对事物的考虑是从已有的程序和过程出发的,相容的就予以吸收,不相容的就加以排除。它不考虑被排除的事物是否合理,是否应排除,其思维中心围绕自己固有的模式运转。

在运用这种思维方法时应注意二点。一是充分利用它可以使思维准确化、定型化和程序化,可以重复、再现,可以模索到事物发展中比较稳定的东西这一特性,掌握事物发展规律,为人类谋利益。如掌握了产品总是从原料经过一系列加工,最后成为成品; 一批完了进行第二批,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规律进行备料,组织劳动力,考虑销售等问题。再如领导决策一般都要经历收集信息,确定目标,拟定方案,进行预测,最后拍板定案等环节,人们就可以自觉地一环接一环的工作。再如人们可以利用这种思维方式的被设计性,把事物发展的规律设计出来,让电子计算机等“人工智能”按照“被设计了的”思维过程运转,从而极大地扩大人的思维量。二是根据这种思维方法可能使思维僵化、死板,失去活力,所以,要自觉地把它和动态思维方法结合起来运用,这样才能做到以动为主,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实现事物发展的良性反馈原则。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