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投止山家·严遂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秋夜投止山家·严遂成
山当面立路疑穷,转过弯来四望通。
凉月满楼人在水,远烟着地树浮空。
熊罴之状乃奇石,鹳鹤有声如老翁。
清福此间殊不乏,可容招隐桂花丛。

白天旅途疲困,急急于寻找打顿之处,而就在这“投止山家”的过程中,诗人面对奇丽山景,别生出一番遐想。诗一开头将自己置于夜幕降临、山高路穷的时空背景里,虽不加渲染,但秋寒、山阻给夜行者带来的焦虑、苦惑却可以想像。继而另开一境,因山路之转,得“四望”皆通的广阔天地,诗情也随之由抑而扬,由塞而畅。首联明显取意于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不同的是,陆诗是明媚春光下的游村体验,严遂成这两句则是秋夜求宿时的意外感受,就其实境来说,迷惘和欣喜的对比更加鲜明。备遭山路困扰的诗人,来到突兀而现的空旷地,登高望远,免不了会雅兴大发,感慨自然与人生的倏忽变化。

由于意外的惊喜,诗人似乎已忘却了一日的风尘,全身心地沉浸在满目山景之中。凉月当空,楼与人全为银辉所披覆,由于月华如水,人亦似浮游于粼粼秋水之中。远处烟云蒸腾,弥漫于平地之上,使平地消失了根基,那原来扎根于地上的树林,此际只有梢头浮在云上,望之有“浮空”之感。正是“四望”一无阻隔的原因,上下远近之景可尽收眼底。这二句写景一清澈,一悠远,“人在水”、“树浮空”,都是不可多得的好喻。

再看在这空濛的月夜里,山石奇异,若熊罴之状;鹳鹤鸣叫,如老翁之声。如果说颈联主要将多种客观物象的予以组合来描绘山景之清,那么颔联则通过诗人的主观臆想,来突出山景之奇。清吴应和称:“五六一联,的是夜行景象,见闻所及,得无心有恐惧耶?”(《浙西六家诗钞》)其实,诗人取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之意,将山石比作“熊罴”,以拟物手法写出山石的“奇”状,使其富于动态,并不是为了制造恐怖之气。另外前人诗赋,多有视鹤鹤鸣叫为“清音”者,苏轼《石钟山记》中将鹳鹤叫声比作老人的咳笑,也是以拟人法展示游山奇遇,增添文章妙趣。严遂成信手拈来入,更无“恐惧”之意。不过,吴氏“的是夜行景象”,说得还是不错的。

自汉淮南小山作辞赋《招隐士》以来,陆机、左思也都有同题的五言诗。淮南之作叙写山中景物的险恶可怖,招寻隐逸之士走出山林。陆、左之作反其命意,极言山隐生活的淳朴、闲适,表达的是求隐的愿望。就严诗而言,明白发出了对“清福此间殊不乏”的仰羡。在肯定、颂扬隐逸生活这一点上,应该说是与陆、左的《招隐诗》相通的。严遂成长于史识,从所为咏史诗可以看出,对历朝人物的荣辱升沉有广泛深刻的理解。本人虽中雍正二年进士,但需次二十馀年始补县令,仕途很不得意。当他受到外界环境的触发,便指望投身到如此清奇的世界中去,不再愿被“召隐”而出,也是很自然的一时感慨。

这首诗写山路的绝径逢通,山景的幽远清空,山石、山鸟的奇异形声,和谐地围绕“秋夜投止山家”而展开,亦实亦虚地将人置于特定时地背景,并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收到了此时此境必生此情的艺术效应。全诗字字有来历,但用典全无斧凿之痕,贴切自然,反映了严氏的诗学功力。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