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野望·陈玉树
余霞红映暮云边,村北村南少夕烟。
远树捧高沧海月,乱鸦点碎夕阳天。
野人乞食扃蓬户,渔父施罛入稻田。
满地哀鸿听不得,江淮何处是丰年!
这是一首写景诗,但不单纯是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写秋野望中所见, 着意渲染的是江淮水患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寄托的是对民生疾苦的关 注和同情。
中国社会进入晚清,已是封建末世,各种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政治腐败, 经济凋敝,灾害频仍,生灵涂炭。近代进步的诗人,无不将眼光投向疮痍满 目的社会现实,描绘一幅幅封建末世的画卷,抒写忧国忧民的情怀,即便是 山水诗,也时有这种时世的折光。这首写景诗,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 代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
前四句写眼前景色。秋色迷人,晚霞映红的秋色更迷人。同时期的诗 人俞明震就曾渲染过这样的美景:“颓云掠霞没山脚,一角秋光幻金碧。”但 此时此景在诗人的眼里,却笼罩了一层凄清的阴影。尽管天边的背景上余 霞满天,暮云红映,色彩绚丽,但突现在诗人眼里的却是村北村南,炊烟寥落 的旷野荒村。这二句反差强烈,后句遥接诗的后二联。接下二句,诗人扣住 诗题,继续描写秋晚之景,与上二句组成一幅完整的秋野晚望图。此时,从 沧海上升起的一轮新月,已浮到了远方天际的树丛间,新月是如此的无力, 似乎只是被树丛捧着托着,才会慢慢高升;月亮还才离沧海,未到中天,所 以,夕阳也未辞去,仍逗留在西天,此时群鸦在天幕上乱舞,那一点点黑色, 把红成一片的余霞点碎了、变得不成气象。这二句对仗工整、景象开阔,颇 合“野望”的身份。“捧高”、“点碎”,都是可圈可点的句中之眼,显示了诗人的 炼字之精和艺术功力。从写景角度上说,此二句洵为佳句。但是,从诗意的 沿伸来看,月亮的无力抬高、天居然被乌鸦弄碎,这种不祥气氛,与“村北村 南少炊烟”的冷落气氛相合,共同酿就了前四句的低沉基调;循此基调而下, 颈联的败落凄怆气氛,也就不显得突兀了。因此,对这二句,不可单赏其字 面,更当注意其在全诗中的承上启下作用。另外还须一说的是,这二句写景 虽阔大,情绪并不同步地高朗,“夕阳”不消说是低沉的意象,而“沧海月”亦 能令人联想到李商隐《锦瑟》的“沧海月明珠有泪”,仍是低调的产物。
五六两句,由自然景色的描写,转而正写灾情。野人,指乡野之人,即农 夫。语本《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扃,关闭。此 处翻用《左传》语意,“乞食于野人”,成了“野人乞食”,原本尚能苟且活命让 人乞食的“野人”,如今倒过来成了乞食者;留下的自然只能是门户紧闭、空 无一人的茅屋。“罛”,大渔网。往年收割稻子的水田里,不见了割稻的农夫, 却只见渔夫在张网捕鱼,田里的收成也就可想而知了。这里诗人选取了两 幅典型的画面,通过近景的刻划,与“少夕烟”相呼应,将水患给江淮一带百 姓造成的苦难,展现在人们眼前,撼人心魄,而通过这两个反常的景象,又寄 托了诗人多少感慨!
诗末两句,是诗人直抒胸臆之笔。哀鸿,喻灾民。语本《诗·小雅·鸿 雁》:“鸿雁于飞,哀鸣嗸嗸。”到处是流离失所的灾民,怎忍心去听他们的阵 阵哀诉呢?“江淮何处是丰年!”诗末一句反问,激越悲怆,不仅由点到面,表 现了灾区地域之广,深寄了诗人沉痛之情,而且也传出了诗人对丰年的殷殷 期盼,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此诗在表现上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写景时白描手法的运用。在前六句的 写景中,诗人善于攫取富有特征的典型事物,采用绘形绘色的手法给以表 现,并通过精心选择的事物,寄情于景、将自己对民间疾苦的关注蕴含于景 物的描绘之中。因此,六句写景,看似纯客观的描写,但透过画面,我们却分 明感受到了一位忧国爱民的诗人脉膊的跃动。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