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见猎犬有感·宋琬
秋水芦花一片明,难同鹰隼共功名。
樯边饭饱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
清初,统治者对知识分子采用了两手政策,一手是大兴文字狱,血腥屠杀;另一手就是笼络利用。宋琬的这首诗借舟中猎犬的形象,揭示了清初被清廷羁縻的知识分子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不平和他们志不获展的迟暮之感。
诗的第一句描写了一个极广阔的背景:浩浩秋水,茫茫芦丛,明月一片。“秋”字不仅是时间概念,且暗示了此时正是各种飞禽走兽膘满体壮之时,也正是猎犬鹰隼劲健有为之时。
“难同鹰隼共功名”,第二句诗意陡转,写舟中猎犬的可怜和可悲。一个“难”字,写出了猎犬的不平和怨愤,猎犬没有如鹰隼一样海阔天宽,乘时运势,建立功名,不是它“不能”,而是主人“不许”。也许猎犬也曾试图任性而为,施展才干,但等待它的是斧钺加身,囹圄囚禁,直到它噤若寒蝉,服服贴贴。
三四句写驯服后猎犬的状况:“樯边饭饱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猎犬的活动场所本该是原野猎场,如今却是船角樯边;猎犬的本性和才能本应驰骋奔突,如今饭饱之后只能垂头酣睡。“垂头”二字极为形象地描写了猎犬无所事事和懒散委顿的现状。髀(bí)肉,大腿肉。汉末,刘备久住荆州刘表处,一次看到自己大腿肉生,慨然流涕,刘表惊问,刘备说:我过去身不离鞍马,大腿皆为健肌,如今久不驰骋,髀肉复生,日月逝去,老将至矣,而功业不成,故为此悲伤。诗人借用此典,是为猎犬悲哀叹惜,它终日饱餐无为,必定会腰圆臀肥,失去它追鹰逐兔的英雄本色,还要消蚀掉建功立业的意志和抱负。
这首诗通篇为咏物写法,但不是咏物诗,正如题目所言“观舟中猎犬有感”,诗人是借舟中犬而发自己的感慨,这是对清廷羁縻政策的实质的体现:它不是要人才有所作为,而是要人才为我所用,清廷的豢养士人,就如渔人的舟中养犬一样,都是扼杀天性、才性的残酷摆布。宋琬的这种认识在封建社会是深刻的,而他借舟中犬道出这种认识,手法也是很巧妙的。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