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葆贤《沪渎感事诗(选一)》原文翻译注释与赏析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沪渎感事诗(选一)·狄葆贤
江干何处立斜晖,碧草清阴与梦违。
燕子不知巡警例,随风犹得自由飞。

上海是中国近代对外开放较早的地区之一,近代化的气息也首先从这里表现出来。社会的变革带来了各方面的变化,许多新鲜的事物在这里出现。狄葆贤曾长期在上海从事新闻工作,也是维新派倡导的文学改革运动的参与者之一。在本诗中,他将在沪上生活的感受,用感事诗的方式表述了出来。

诗一开始即描绘出一种似真非真、似梦非梦的境界。诗人明明知道,在夕阳西下的斜晖中,自已是站立在吴淞江边,但他却不禁自问:我究竟是立于何处?这种对所处具体地点的迷失,从侧面展现了诗人眼前景物的巨大变化。下一句即描绘出这种变化。他依旧停留在往日的梦境中,勾画着心目中的沪渎,可是眼前碧绿的草地,清晰的日影,都与梦中的图画迥然相异,这种巨大的差异真让诗人不知是真是梦了。这两句直接抒写眼前景物与内心图画的相违,给人以突兀之感;至于为何要这么写,原因要到下二句中去索解。

下二句是另一幅真实的图画:在这片“碧草清阴”的上空,燕子还依然如故,随着微风自由地飞舞,丝毫不受地上巡警的条例的管束。燕子“不知”,那么谁知“巡警例”呢?如今只有燕子“犹得”(还能)自由,那么地上(碧草清阴上)行走着的人们,其无自由、为巡警所制,还不是不言而喻了吗?现在回头看上面二句,读者会恍然大悟:原来诗人梦中的江干斜晖、碧草清阴,都是沪渎未成为洋场前的景象,都是充满古典诗歌中那种宁静清丽情调的场景,如今,巡警的吆喝声、行人的走避状,将这种情调扯得粉碎,难怪他要长叹“与梦违”,自问“何处立”了;而在这一问一叹间,近代沪渎(上海)的变迁和新貌,也就尽可推想而知了。

以古诗中常见的燕子形象与近代始有的巡警形象联系在一块,以燕子的自由自在反衬出人的受巡警制约,这的确是近代诗的新貌,令人读之耳目一新。另外,诗中的“巡警”、“自由”,也是近代以来才在诗歌中出现的。在诗歌中使用新的名词术语,是梁启超、谭嗣同、夏曾佑等人倡导并实践的“诗界革命”运动中诗作的特征之一,而狄葆贤这里运用的新名词,也恰到好处,毫无牵强生硬之感。上面这些特征,都显示了近代诗坛的新气息,新风尚,是近代诗歌“以旧风格含新意境”(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的有益尝试。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