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课文导读《鱼我所欲也》 节选自 《孟子·告子上》。
中心论点是: “义” 比生命重要, 人应该保持本心。 文章先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则舍鱼而取熊掌的比喻, 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 则应舍生取义的论点。 接着解释人之所以能 “舍生取义”, 是因为人人皆有 “羞恶之心”, 层层深入地进行分析, 最后才揭示主题。
文章的后一部分, 阐述人既然能宁死不食呼尔之食, 那么就应该不受不合礼义的厚禄。 全篇的主要思想是说人不应为物质欲望所迷惑而失其本心, 应有羞恶之心, 应该舍生取义。
孟子说理, 善用比喻, 往往从人们最容易理解的事物说起, 然后逐渐转入正题,本文的写作特色, 就在于此。
课文注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
(2)有所不辟
(3)也。如使
(4)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5)?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6)耳。
一箪
(7)食,一豆
(8)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
(9),行道之人弗受;蹴
(10)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11)也。万钟
(12)则不辩
(13)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
(14)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15),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6)?乡为身死而不受
(17),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
(18)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9)。
(1) 〔苟得 〕 苟且取得 , 这里是 “苟且偷生 ” 的意思 。 (2) 〔患 〕 祸患 , 灾难 。 (3) 〔辟 〕 通 “避 ”, 躲避, 下同。 (4) 〔如使〕 假如, 假使。 (5) 〔何不用也〕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6) 〔勿丧 〕 不丢掉 , 不遗失 。 (7) 〔箪 〕 古代盛饭用的圆竹筐 。 (8) 〔豆 〕 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 。(9) 〔呼尔而与之 〕 没有礼貌的吆喝着给他 (吃 )。 (10) 〔蹴 〕 用脚践踏 。 (11) 〔不屑 〕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2) 〔万钟〕 万钟的俸禄, 形容位高禄厚。 钟, 古代的一种量器。 (13) 〔辩〕 通 “辨”, 辨别。 (14) 〔何加〕 有什么好处。 (15) 〔奉〕 侍奉。 (16)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得, 通 “德”, 恩惠, 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 通 “欤”, 语气词。 (17)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从前为了 “礼义” 宁愿死也不接受 (施舍)。乡, 通 “向”, 从前。 (18) 〔是亦不可以已〕 已, 停止、 放弃。 是, 此、 这。 (19) 〔本心〕 天性, 天良。问题与探究1.你过去一定也做过许多次选择, 其中哪一次对你的影响最大, 给你的印象最深?
2. 从孟子的观点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文章链接文天祥从容就义
胡广
初八日, 召天祥至殿中, 长揖不拜, 左右强之, 坚立不为动
(2)。 极言
(3): “宋无不道
(4)之君, 无可吊
(5)之民; 不幸母
老子弱, 权臣误国, 用舍失宜
(6), 北朝用其叛将、叛臣, 入其国都, 毁其宗社
(7)。 天祥相宋
(8)于再造
(9)之时, 宋亡矣, 天祥当速死, 不当久生。”
上使谕
(10)之曰: “汝以事宋者事我
(11), 即以汝为
(12)中书宰相。” 天祥曰: “天祥为宋状元、 宰相, 宋亡惟可死, 不可生, 愿一死足矣。” 又使谕之曰: “汝不为
(13)宰相, 则为枢密。” 天祥对曰: “一死之外, 无可为者。” 遂命之退。
明日, 有奏: “天祥不愿归附, 当如其请
(14), 赐
(15)之死。” 麦术丁力赞其决
(16),遂可其奏
(17)。
天祥将出狱, 即为
(18)绝笔 《自赞》
(19), 系之衣带间。 其词曰: “孔曰成仁
(20), 孟曰取义
(21); 惟其义尽
(22), 所以仁至
(23)。 读圣贤书, 所学何事! 而今而后, 庶几无愧。”
注释:
(1) 〔长揖不拜〕 长揖, 旧时拱手高举 , 自上而下的相见礼 。 拜 , 指跪拜 。 (2) 〔坚立不为动 〕坚定地站立, 不屈服。 (3) 〔极言〕 极力抗辩。 (4) 〔不道〕 无道, 做事不讲道理。 (5) 〔吊〕 慰问。(6) 〔用舍失宜〕 用人不得当 。 用 , 指应该用的人 。 舍 , 指不应用的奸人,动词作名词 。 (7) 〔宗社 〕宗庙, 社稷。 (8) 〔相宋〕 做宋朝宰相, 名词作动词。 (9) 〔再造〕 重建。 (10) 〔上使谕〕 上, 帝王 。 谕, 告诉 , 使人知道 。 (11) 〔以事 宋 者 事 我 〕 以 , 介 词 , 用 。 事 , 侍 奉 , 名 词 作 动 词 。(12) 〔以……为〕 把……作为。 (13) 〔为 (wéi)〕 做, 动词。 (14) 〔请〕 请求, 要求。 (15) 〔赐〕赏赐。 (16) 〔决〕 判决。 (17) 〔遂可其奏〕 可, 批准。 奏, 奏章。 (18) 〔为〕 写。 (19) 〔自赞〕这里是自己表白的意思。 (20) 〔孔曰成仁〕 《论语·卫灵公》 有言: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成仁, 成全仁义。 (21) 〔孟曰取义〕 《孟子·告子上》 中说: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取义者也。” 取义, 即要义。 (22) 〔惟其义尽〕 只因完全尽到了义。 义,正义。 (23) 〔仁至〕 达到仁的标准。(24) 〔扬扬〕 毫不沮丧, 意气高昂的样子。 (25) 〔堵〕 墙, 动词作名词。 (26) 〔事〕 指应该做的事。 (27) 〔南面再拜〕 南面, 向南面, 名词作状语。 再拜, 古代的一种礼节, 先后拜两次, 表示礼节隆重。 (28) 〔俄有使使〕 俄, 一会儿。 使使, 派遣使者, 第一个 “使” 为动词, 第二个 “使” 为名词。译文:
至元十九年 (1282) 十二月初八日, 元世祖把文天祥召到金殿, 天祥只是拱拱手行平常的礼节而没有跪拜, 元世祖的侍臣就强迫他跪下叩头, (文天祥) 坚定地站着,不去理睬他们。 他对忽必烈极力抗辩: “宋朝没有无道的皇帝, 也没有要让人家来慰问的老百姓; 不幸由于母老子弱, 奸臣误国, 用人不当, 你们北朝又利用宋朝的叛将、叛臣, 打进了我们的京城, 毁掉了我们的宗庙社稷。 我文天祥在宋朝濒临危亡的时候担任宰相, 宋朝亡了, 就应当速死, 不应当老是活在人世。”
忽必烈派人对他说: “你只要怎样为宋朝做事, 就怎样为我元朝做事, 我就拜你为中书宰相。” 天祥说: “我天祥是宋朝的状元宰相, 宋朝亡了, 只可死, 不可活, 我只希望一死来满足我的愿望。” 忽必烈又让人告诉他说: “你不愿做宰相, 那么我让你做枢密, 怎样呢?” 天祥回答说: “除了一死之外, 再没有别的选择了。” 这才命他退下去。
第二天, 有人提出建议: “天祥不愿归附, 我们应当顺从他的要求, 赐他死。” 这时, 参知政事麦术丁极力赞成杀掉天祥, 元世祖这才批准这建议。
天祥将要出狱, 写了题目 《自赞》 的绝笔, 藏在衣带里。 那上面写着: “孔子说成全仁, 孟子说需要义; 正因为完全尽到了义, 所以才达到仁的标准。 我们读圣贤书,学来做什么呢! 从今以后, 也许可以无愧于心了。” 刑车过闹市, 文天祥意气高昂, 有如平常的样子, 周围看的人都成了人墙。 临刑时他从容地对掌刑吏说: “我应该做的事都做完了。” 问人哪里朝南, 哪里朝北, 他朝南拜了两次即就刑。 过了一会儿, 元世祖派人来阻止用刑, 但使者到刑场时文天祥已经死了。 看见的、 听见的没有一个不流泪的。
[综合能力测试题]一、 下列加点词与例句中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例: 乡为身死而不受
A. 即以汝为中书宰相 B. 天祥为宋状元宰相
C. 即为绝笔自赞 D.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二、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三、 比较下列各组加点的词, 其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