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 牧·赠别二首(其二)》高考古诗鉴赏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转载

[唐]杜 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

尊:同“樽”,酒杯。蜡烛有心:这里“心”和烛“芯”相谐音。垂泪:指蜡烛燃烧时滴下的烛泪,比喻人的泪珠。

[鉴赏导示]

这是写的题为“赠别”的第二首,这首诗主要抒写诗人对这位妙龄女子留恋惜别之情。诗人借物抒情,情化为物,写得感人至深。

[鉴赏]

这首诗抒写诗人对妙龄歌女留恋惜别的心情。

起句从“无情”着笔,著一“总”字,又加强了语气,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可见诗人爱之深、情之多,以至用任何方法都不足以表现出他内心的多情。越是多情,越显得无情,诗人把这种情人离别时最真切的感受写了出来。次句写离别之悲苦,又从“笑”字入手。一个“唯”字表明,诗人多想对着情人,举樽道别,强颜欢笑,使所爱欢欣!但因感伤离别,却挤不出一丝笑容来。想笑是因“多情”,“笑不成”是因太多情,不忍离别。这种看似矛盾的情态描写,把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说得委婉尽致,极有情致。最后两句,诗人借物抒情,将自己极度的感伤心情倾注于眼中之物。这里,蜡烛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拟人化了,而烛芯也成了“惜别”之心。在诗人的眼里,它那彻底流溢的烛泪,就是在为男女主人的离别而伤心了。“替人”二字,使意思更深一层。“到天明”又点出了告别宴饮时间之长,这也是诗人不忍分离的一种表现。

诗人用精练流畅、清爽俊逸的语言,表达了悱恻缠绵的情思,风流蕴藉,意境深远,余韵不尽。就诗而论,表现的感情是深沉、真挚的。这也是杜牧此类诗的共同特点。

[鉴赏要点]

[1]名句:“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2]语言精练流畅、清爽飘逸。[3]运用拟人手法,借物抒情。[4]意境深远。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