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六则》全文|原文注解与大意翻译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③,六十而耳顺④,七十而从⑤心所欲,不逾⑥矩⑦。”(《为政》)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⑧也!于予与⑨何诛⑩?”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
子曰:“十室之邑(11),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子在齐(12)闻(13)韶(14),三月不知肉味(15),曰:“不图(16)为(17)乐(18)之至于斯(19)也。”(《述而》)
子曰:“饭(20)疏食(21),饮水,曲肱(2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见本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注释】①有(yòu):同“又”,“十有五”即“十五”。
②立:有自立、成立等意思,引申为说话做事有独立见解,能立足于社会。
③知天命:简言之,谓之“知礼”;细言之,则是指对社会变化和人生道路的应变能力很强。
④耳顺:听人谈话能明辨是非,能听逆耳之言。
⑤从:随。
⑥逾(yú):超越。
⑦矩:规矩。
⑧杇(wū):通“圬”,指泥工抹墙的工具,这里作动词用,指把墙面抹平。
⑨与:语气词,同“欤”,下文“于予与改是”中的“与”同义。
⑩诛:责备。
(11)邑:古代庶民聚居之所。
(12)齐:齐国。
(13)闻:听到。
(14)韶:传说帝舜时代的音乐名。
(15)不知肉味:指身心得到了调和而消除了物欲。
(16)图:预料、料到。
(17)为:演奏和欣赏。
(18)乐:音乐。
(19)斯:这样。
(20)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
(21)疏食:即粗粮。
(22)曲肱(gōng):即弯着胳膊。肱,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并能分辨真假,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为政》)
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筑成的墙面不堪粉刷!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这个人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公冶长》)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公冶长》)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舜帝时代的《韶乐》,三个月的时间不知道肉味的诱惑,说:“没有想到欣赏音乐竟能够达到这个程度。”(《述而》)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述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见本书《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让更多人喜爱诗词